癌前病變就好像交響樂的前奏,雖不是樂章的主體,但能直接影響整場演出的成敗。
文章有前言,交響樂有前奏,雖然不是內容主體,可開篇開得好了,文章能變為皇皇巨著,交響樂也能成為盛世之音。腫瘤也是一樣,當面對不典型增生等婦科腫瘤的癌前病變時,治療及時了,就能徹底和癌癥說“再見”;治療晚了,則很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癌前病變可分為三級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吳鳴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癌前病變是指人體組織在出現惡性腫瘤之前,出現的不典型增生(也就是細胞數量突然增加,形態結構發生異常)。
婦科腫瘤的癌前病變包括:外陰上皮內瘤變、陰道上皮內瘤變、子宮頸上皮內瘤變、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等,其共同特點是病變僅位于上皮內,而未向上皮下方浸潤。通常,癌前病變可由輕至重分為Ⅰ級、Ⅱ級和Ⅲ級。
子宮頸上皮內瘤變最常見
“在這些癌前病變中,子宮頸上皮內瘤變是最常見的一種。”吳教授說,通常認為它是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所致,易發展成宮頸癌,主要癥狀有性生活后出血、白帶混血、宮頸糜爛等。
吳教授解釋說,子宮頸上皮內瘤變必須要經過細胞學檢查和陰道鏡檢查才能確診,并判定屬于哪一級別。其中Ⅰ級和Ⅱ級不嚴重,通過激光、電燒、冷凍等物理治療即可治愈;Ⅲ級則表示已經接近癌癥,繼續發展成宮頸癌的可能性約有25%,其最佳應對方法是子宮頸錐形切除。至于外陰上皮內瘤變和陰道上皮內瘤變,吳教授說,它們和子宮頸上皮內瘤變十分相似,治療的方式也大體相同。
此外,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主要和長期不適宜的雌激素刺激有關,因此目前比較盛行的雌激素替代治療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不適宜的替代治療有可能會使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發生幾率增加,所以,即使要用,也應該在專業婦科內分泌醫生的監測下進行。
預防癌癥,定期檢查很重要
吳教授強調,婦科腫瘤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其關鍵就在于癌前病變的檢查與治療。“拿宮頸癌來說,其癌前病變通常要經過較長的時間才會發展到癌癥,短則數年,長的甚至要十幾年。只要能提早發現并積極治療,絕大多數患者不會發生癌變。”
因此吳教授建議,首先,女性要增強防癌意識。其次,定期做檢查。“國內很多20多歲的女性,就已有癌前病變,所以女性一有性生活或到育齡,都須每年做一次防癌檢查,一有問題馬上治療。”再次,體檢最好選擇專科醫院。現在有些醫生防癌意識還很薄弱,檢查時沒發現癥狀就覺得沒事,但其實做細胞學檢查才能真正及時發現病情,如果不清楚這點,很可能后患無窮。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每日精彩推薦>>>
喝紅茶能預防口腔癌
大豆:抗癌效果明顯
牙周病可能增加患癌風險
吃瘦肉超75克易患乳癌
一滴血就知乳癌病情
二手煙提高7倍宮頸癌
眼部腫瘤者別吃熏肉
5辦法助你自查乳腺癌!
吃長煮火鍋湯底易致癌
用藥打響保“胃”戰 >>> 皮膚用藥 美麗當家>>> 心血管疾病藥品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