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勇今年46歲,兩年前因左側頜下淋巴結腫大,穿刺活檢考慮炎癥,在當地衛生院行消炎治療后好\轉。2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側中上頸部多個大小不等腫物,大者直徑2厘米,質硬,無壓痛,活動度差,自行消炎、針灸、按摩及偏方、祖傳秘方等治療,未見明顯好轉。
近一個月來,阿勇出現左耳悶脹堵塞感、聽力下降、飲水嗆咳、吞咽及頸部活動受限等,經人介紹到腫瘤專科醫院檢查。經間接鼻咽鏡、CT、核磁共振及鉗取鼻咽部異常腫塊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顯示:鼻咽頂低分化鱗癌并全身多發轉移,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病人及家屬后悔莫及。
鼻咽癌位于后鼻孔的后方,口咽腔的上方,部位十分隱蔽,又與眼、耳、鼻、咽喉、顱底骨和腦神經等重要器官相鄰,并易于在黏膜下向鄰近器官直接浸潤或淋巴結轉移,所以早期常不顯露癥狀或癥狀多變,少數病人有耳鳴、血涕、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很容易被忽視,即使就醫也常被誤診為上呼吸道感冒、淋巴結炎、咽炎等,加之人們普遍存在的恐癌心理,剛開始出現癥狀時都盡量回避到腫瘤專科醫院就診,一拖再拖,等到確診時,病期已經很晚了。
其實鼻咽癌早期單純放療的5年生存率很高,可達60%以上,且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一般來說,如出現下列情況都應該想到患鼻咽癌的可能性,要及時到腫瘤專科醫院就醫:
一、瘤體堵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該側耳鳴、耳悶塞感及聽力下降,凡原因不明的耳鳴、耳悶、耳痛或耳聾,特別是單耳發病,癥狀進展較快,一般治療無效。
二、頸淋巴結轉移為鼻咽癌的早期癥狀,可達80%以上。腫大的淋巴結無疼痛,質較硬,活動度差,逐漸迅速增大并且固定,多個腫大的淋巴結可互相融合成巨大腫塊,按炎癥或結核治療效果不佳者。
三、患者側卡他性中耳炎,特別是中耳腔積液較多,經過及時合理的治療,無明顯好轉,且癥狀繼續加重。
四、鼻塞:這是鼻咽癌的另一個早期表現,多為單側性,鼻塞與體位無關,呈持續性和進行性加重,因此自行用滴鼻凈等鼻腔黏膜血管收縮劑,鼻塞無緩解。當瘤體增大時,兩側都鼻塞。
五、經常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頑固性一側頭痛,且逐漸加重,經內服止痛藥物無效者。
六、凡出現眼球活動受限、不能外展,頭痛、吞咽不利、聲音嘶啞、飲水咳嗆、肩上舉無力等原因不明的顱神經病變,特別是多種顱神經受損害表現者。
七、鄰近器官的癥狀:腫瘤早期破壞顱底,累及三叉神經,表現頭頂部、枕部、顳部疼痛,另外還可出現面部麻木、復視及視物模糊等癥狀。如果發現有以上“蛛絲馬跡”應及時檢查。
八、鼻涕中帶血或吸鼻后痰中帶血,常發生在早晨起床后,從口中回吸出帶血的鼻涕,帶血量不多,常被病人疏忽。由于鼻咽腔內腫瘤血管比較脆,腫瘤外表常沒有黏膜覆蓋,故易有血涕癥狀。鼻涕帶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癥狀之一,常被誤診為呼吸道炎癥,而沒引起病人及家屬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