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20多歲開始退化
據徐州二院骨科主任郭開今主任介紹,椎間盤是脊柱上下椎體間的纖維軟骨盤,由軟骨板、纖維環和髓核三部分組成。它主要用于緩沖身體壓力,其具有的彈性來源于彈性纖維及水分。椎間盤的水分20多歲已開始減少,逐漸退化。隨著年齡增長,一旦纖維環有裂痕,就會釋放致痛物質。如果這時再搬重物,極易引起纖維環破裂,髓核經破口突出壓迫神經,將導致下肢麻木甚至大小便失禁。此外,由于椎間盤水分減少,也使相關的腰椎關節和韌帶的正常關系發生改變,容易引起腰椎小關節偏歪,產生腰痛。
急劇活動可使疼痛突然出現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癥狀是劇烈的下腰痛和一側坐骨神經痛。有人開始僅為腰痛,逐漸才發生一側下肢痛麻。也有的先下肢痛麻,后發生腰痛。疼痛往往向臀部、大腿、小腿外側及足底放射。咳嗽、打噴嚏、大便用力時都會使疼痛和腿麻加重,腰部活動時疼痛也會加重。臥床屈膝休息常能使疼痛減輕。個別嚴重疼痛者被迫采取某種特殊臥床姿勢以減輕疼痛。
造成腰椎盤突出的常見原因為腰椎姿勢性勞損、椎體負荷過度,如重體力勞動和舉重運動,因過度負荷造成腰椎盤早期退變;長期從事彎腰工作者,在提取重物時,使椎間盤內壓力大大增加,易造成纖維環破裂;長期震動是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如汽車駕駛員;另外,發生椎間盤突出者還有一些誘因,如急性外傷使腰背部肌肉失去保護,腰部急劇活動也可能促使疼痛突然出現。
患者切忌劇烈運動
腰椎間盤突出是否能進行體育運動,要視病情決定。廣東省中醫院康復科羅漢華醫生認為,只要腰椎間盤突出癥狀發作,就應到醫院進行治療。如果癥狀好轉,情況比較穩定,可適當參加體育運動。張鳴生主任認為,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適當進行體療,如麥肯基療法(即腰部運動療法)、腰操等,但“運動要循序漸進”。切忌劇烈的運動,且要對運動項目進行選擇。初期應選擇腰部活動和負荷相對少一些的運動項目,并在運動時采取佩帶寬腰帶或腰圍等保護措施。游泳、倒走、布巴思球運動較為適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但應注意運用正確的姿勢,并在運動前進行充分的熱身準備活動。運動時間不宜過長,運動中有一定的時間間歇,以避免腰部過度疲勞。
年紀大一些的人,到醫院康復科學習腰部體操也是不錯的選擇。而踢毽子、踢足球、打羽毛球以及做瑜珈的腰、腿動作,都容易造成關節錯位,要盡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