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楊小姐做平面設計工作,這段時間由于連續加班,出現右側肩膀酸痛發脹,去醫院檢查發現椎間盤發生退變,醫生建議她工作間隙要稍加運動、休息,以延緩頸椎病的發生。目前,由于工作、生活節奏加快,電腦的廣泛運用,許多人少鍛煉及各種慢性勞損,頸椎病侵襲著不少人的健康。
辦公室一族、口腔醫生、電工等長期保持固定姿勢者易患頸椎病
在市中心人民醫院南壇分院理療科采訪時,記者遇到了前來做理療的某學校教師孫先生。40多歲的孫先生伏案工作時間較長,經常是一連幾個小時看書寫字,幾個月前就出現了右邊頸部、肩胛、上肢酸痛麻木癥狀,且反復發作。因為肩部疼痛厲害,他以為是肩周炎,他去做過盲人推拿,但是效果不明顯,來到醫院拍X光顯示得了頸椎病,于是在理療科進行治療。
據該科副主任醫師馬麗玲介紹,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退化、突出、頸椎骨質增生、韌帶肥厚、變性、鈣化等退行性改變刺激或壓迫其周圍的神經、血管、脊髓、肌肉等引起的臨床表現。一個正常人的頸椎從正面看呈中軸線,從側面看有前凸后凹的生理曲度,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辦公室一族,還有一些工種如口腔醫生、電工等工作時也長期保持一種固定姿勢,改變了這兩個位置的正常狀態,所以他們都是頸椎病的易發人群。
出現頸椎病癥狀,需及時就醫
頸椎病分神經根型(癥狀表現為頸部酸痛、單側上肢酸痛,麻木)、椎動脈型(癥狀表現為旋轉脖子時頭暈,個別出現頭痛情況)、脊髓型(癥狀表現為四肢沉重無力、發麻,走路像踩棉花,嚴重時大小便失禁,甚至癱瘓)、交感神經型(癥狀表現為出現類似心臟病人癥狀,失眠、煩躁,眼球后部脹痛,肢體發冷,很多人當心臟病醫治),或混合型,即出現以上兩種癥狀。孫先生就屬于神經根型,這部分患者占總患者的60%左右。目前,也有一些人得了頸椎病,但卻不知悉。馬麗玲介紹,她的一位朋友50多歲了,出現失眠煩躁,心臟不舒服等癥狀,以為是更年期綜合期,后來馬麗玲建議她拍個片,發現也是由于頸椎病引起的。治療頸椎病最好的辦法是到正規醫院,把病情弄清楚,再對癥治療。
中小學生也要預防頸椎病
馬麗玲介紹,目前頸椎病的發病率占總人群的20%左右,其中5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達70%以上。目前市民普通運動量不足,受長時間打麻將或半坐、臥看書、久看電視等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慢性勞損,在三四十歲的人身上也屢見不鮮,甚至出現在學生一族中。市中心人民醫院南壇分院才開業十幾天,每天到理療科進行理療的頸椎病人就有8人左右,去市中心人民醫院總部理療中心的患者就更多了。
小胡父母帶著小胡找到馬麗玲。小胡是五年級的學生,這幾天總是不肯做作業,原來他一邊肩膀酸痛,脖子總是向右側歪,右手痛得拿不了筆。這么小的孩子也得了“頸椎病”?馬麗玲說,小胡由于長期坐姿不正確,引起局部肌肉勞損,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叫真正的頸椎病,像這樣的病例,馬麗玲今年已接診3例了。馬麗玲表示,長期不正確的姿勢,如學習時頭部過低、歪頭,喜歡趴著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等,是導致青少年出現這種癥狀的重要原因,如果不加以注意,這些學生成年后將是頸椎病的高發人群。
(來源:惠州新聞網)
日精彩推薦>>
要享“性”福先防尿感
風濕免疫 不可不防
縱容牙周炎 小病養成“虎”
有口臭處處受氣(圖)
痔瘡不是瘡 莫用抗生素
心情不好 易得皮膚病
瀏覽疾病專題漫畫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