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的“立冬”。曾經與國家氣象局共同研究過“氣象醫學”的人民醫院丁秀蘭教授,昨天告訴記者:眼下又到了急診室病人爆滿的季節。從現在開始到明年開春,每天清晨起床到中午飯前,是心腦血管疾病病人“生死攸關”的時間段。 丁教授進行的是“對2567例急診死亡病人與氣象因素的研究”。她發現,北京的冬天是急診死亡人數最多的季節,比夏季的季平均死亡數量增加了四分之一,而且越是氣壓高、氣溫低的“凜冽”天氣,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越多。每年從“立冬”開始,死亡人數上升,到每年的1月份達最高峰,隨后逐漸下降,而且病人的年齡越大,受氣象因素的影響也就越大,死亡者的平均年齡為69歲。她解釋說,“立冬”后冷空氣刺激人的血管收縮,血壓因此升高,同時氣溫降低后血液的粘性增加,凝血時間縮短,而人體在清晨到中午這段時間里,又受交感神經的控制,處于興奮狀態,諸多因素都容易引起這個季節心腦血管疾病的突然發作。 昨天一早,記者趕到人民醫院,整個急診室的樓道都加滿了病床,留觀人數超過60人。急診室的朱主任說,留院觀察者以“腦梗”、“心梗”和“腦溢血”為多,其次是老潰瘍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北大醫院的急診室同樣人滿為患,也是前兩種疾病為主,都是近兩天住進來的病人。 據悉,未來幾天中,氣溫將降低8至12攝氏度,丁教授估計病人會繼續增加。她提醒老年人或有此類慢性病史的患者,除了一定要保溫之外,每天清晨喝一大杯水,可以在20分鐘內使在一夜間變得粘稠的血液得到稀釋,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