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保健頻道: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歷來,中華民族在重陽節這天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一年一度秋風勁,天氣轉涼,為了讓老年人更好地養生,特別為老年人講解秋季飲食、起居等方面的注意事項。
一、飲食原則:秋季適宜潤燥
老年人秋季飲食調養的總體原則是:適宜潤燥。首先要按照《黃帝內經》提出的“秋冬養陰”的原則,也就是說,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以防秋燥傷陰。比如吃些銀耳、甘蔗、梨、芝麻、燕窩、藕、糯米、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第二,秋季飲食要“少辛增酸”。所謂“少辛”,就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這是因為肺屬金,通氣于秋,肺氣盛于秋。少吃辛味,是以防肺氣太盛;中醫認為,金克木,即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御過盛肺氣之侵入。根據中醫營養學的這一原則,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蘋果、葡萄、山楂、菠蘿、柚子、檸檬等。秋季燥邪易傷人,除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外,對于確有陰傷之象,表現為口燥咽干、干咳痰少的人,可適當服用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等,對于緩解老年人秋燥有良效。
推薦兩種老年人容易掌握的飲食調養方法:
山藥百合大棗粥
[配方] 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
[做法] 將山藥、百合、大棗、薏仁、大米洗凈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藥具備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黃精煨肘
[配方] 黃精9克,黨參9克,大棗5枚,豬肘750克,生姜15克,蔥適量。
[做法] 黃精切薄片,黨參切短節,裝紗布袋內,扎口;大棗洗凈。豬肘刮洗干凈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姜、蔥洗凈拍碎。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鍋中,放入適量清水,燒沸,撇盡浮沫,改文火繼續煨至汁濃肘黏即可。
[功效] 補脾潤肺。適宜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振,肺虛咳嗽。
二、起居原則:秋凍因人而異
通常,老年人身體機能減退,秋天的起居應特別注意,秋凍要因人而異。秋天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節,身體虛的老年人要適當添加衣服,不要過于追求秋凍。因為老年人著涼會激發原有的哮喘、氣管炎等發病。天涼,血管容易處于收縮狀態,導致血壓升高。患有高血壓病的老年人有可能因此血壓上升,誘發中風。體內熱盛有火的老年人也不能太凍,受涼后反而容易引起內熱外寒型的感冒。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也要注意,防止受涼后誘發心絞痛。
秋高氣爽,是老年人戶外鍛煉的好時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收養的季節,老年人運動也應遵循這一規律,運動量不宜太大,不宜劇烈。老年人要根據自身體質情況和身體狀態,選擇適宜的鍛煉方式,如:堅持體育鍛煉,提高耐寒能力。可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體活動,如戶外散步,打太極拳等,在散步走路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通常老年人行走1000至2000米,或行走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就應該坐下來休息半個小時。
三、秋季睡眠“八忌”
睡眠是老年人恢復體力,保證健康,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一個重要手段。秋季氣候涼爽,老年人睡眠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忌睡前進食。睡前進食將會增加腸胃負擔,易造成消化不良,會影響入睡。睡前如實在太餓,可少量進食,休息一會兒再睡。
二忌飲茶。茶中的咖啡堿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興奮,睡前飲過濃的茶會因之而難以入睡,飲用過多的茶會使夜間尿頻,影響睡眠。
三忌睡前情緒激動。睡前情感起伏會引起氣血的紊亂,導致失眠,老年人睡前應力戒憂愁焦慮或情緒激動,特別是不宜大動肝火。
四忌睡前過度娛樂。睡前如果進行過度娛樂活動,尤其是長時間緊張刺激的活動,會使人的神經持續興奮,難以入睡。
五是睡時忌多言談。臥躺時過多說話易傷肺氣,也會使老年人精神興奮,影響入睡。
六是睡時忌掩面。睡時用被捂住面部會使人呼吸困難,身體會因之而缺氧,極為不利于老年人身體健康。
七是睡時忌張口。睡覺閉口是保養元氣的最好方法。如果張大嘴巴呼吸,吸入的冷空氣和灰塵會傷及肺臟,胃也會因之而著涼。
八是睡時忌吹風。人體在睡眠狀態下對環境變化適應能力降低,易于受風邪的侵襲。故老年人在睡眠時要注意保暖,切不可讓風直吹。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