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春城晚報》一則新聞稱,云南寧洱的一名婦女因刮痧過度而導致多器官損傷,經過10多天的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看到這則新聞,大家對刮痧產生了不少質疑:刮痧不是中醫保健項目嗎?為何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作用?刮痧適合哪類人群?有何禁忌?記者就市民心中的一些疑問做了調查。
刮痧產生的病例我市少見
市中醫院推拿科主任司井夫表示,大多數人刮痧后會出現皮膚局部青紫的狀況,但像云南這么嚴重的病例,他也首次聽說,至今尚未接觸過。司井夫說,刮痧是傳統的中醫項目,對人體病癥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不過首先需要技師懂行、手法純熟,其次,要找到患者適應癥進行刮痧,還排除一些不適宜刮痧的人群。
隨后,記者又咨詢了我市多家醫院的中醫科和針灸科,了解到因刮痧而導致身體問題的病例的確較為少見,只有市三院中醫科的潘主任曾接診過一例因刮痧而感染皮膚病的病例。
潘主任介紹,24歲的秦小姐(化名)是名公司白領,因為頸椎不好而到理療店進行刮痧,之后沒兩天就發現身上起了一片片玫瑰色的紅斑,時不時還有癢感,到醫院一檢查得知,竟是得了玫瑰糠疹。潘主任說,這很可能是由于刮痧過度,以及刮痧器具消毒不良等原因導致的皮膚感染。
我市醫院很少做刮痧
記者采訪中還了解到,我市的大多數醫院如今已很少為患者做刮痧。像市中醫院,其推拿科近兩年都很少進行刮痧診療,即便在其主推傳統中醫項目的中醫綜合治療區,也很少推薦患者進行刮痧。
市第一人民醫院、徐醫附院、市三院、市中心醫院等大醫院的中醫科或針灸科也多表示,基本較少開展刮痧項目。
市中心醫院針灸科蔣主任介紹,刮痧始于民間的治療方法,以保健作用為主,而醫院主要是為患者治病的,刮痧達不到較高療效預期,加上科室人手不足,慢慢就不再開展了。
九七醫院中醫師閆兆告訴記者,對于一般較輕感冒,肌肉勞損等,刮痧效果較好,醫院內的推拿科會將其作為輔助治療的手段。但是考慮到其治療作用有限,也不建議把刮痧作為重點項目。“做刮痧要耗費精力,一位病人至少半小時,時間太長,如果遇上天冷,要脫衣服,還可能會把人凍感冒了。此外,刮痧畢竟有體表損傷,萬一感染了或患者不理解,就不太好了。”
市民喜歡到理療店做刮痧
家住民祥園的孫阿姨長期腰椎不好,經常會去小區附近的足療店做按摩保健,“到足療店泡泡腳,刮刮痧,身體會很放松。”當問到刮痧是否出現不適癥狀,孫阿姨表示沒有過,她還自己買了一個刮痧板,自己在家做刮痧,“效果也不錯,我每次刮15分鐘左右,刮時不要太用力,力度適當就可以。”
記者發現在市內許多足療店、推拿按摩店和養生會所都推出了刮痧項目,有腳底刮痧、背部刮痧等。戶部山附近的一家連鎖養生會所的管理部長告訴記者,刮痧養生項目“適用于所有人”,主要是舒筋活血,起到保健作用。
而云龍山附近一家推拿足療店店長黃女士介紹說,經常來店里做刮痧的顧客,大多都有頸肩不好或者宮寒的癥狀。店里每天有六七十位顧客,做刮痧的顧客占到近三成。
市衛生局:以保健為目的的刮痧行為無需衛生部門審批
據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刮痧是一種兼有診治和保健作用的療法,具體劃分是:以診斷治療為目的的刮痧項目屬于醫療服務項目,必須在具有資質的醫療機構,由具有相關資質的醫務人員進行操作。如果是以生活保健為目的的刮痧行為,不需要衛生行政部門進行相關審批。該負責人說,像是美容院、足療店里開設的刮痧項目,如果強調的是保健作用,是沒問題的,如果表示能治療病癥,那就涉及到非法行醫了。
中醫專家:刮痧并非人人適宜
至于喜歡刮痧的市民想了解的有關刮痧的利弊問題,記者也咨詢了市中醫院的中醫專家卜淵。卜淵說,從中醫來講,刮痧主要針對實癥和熱癥,能把身體多余的能量、毒素排泄出體外。“這是一種泄法,過度使用的話會比較傷精氣,甚至會加重身體不適。”
卜淵說,刮痧適用的范圍比較廣,包括咳嗽、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但是效果因人而異。此外,患有出血性疾病、皮膚病、糖尿病、動脈硬化者以及孕婦等都不適合刮痧。卜淵提醒,刮痧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皮膚潰瘍的,有斑疹,結節的,關節凸起部位,均不宜刮痧;過饑、過飽、過分疲勞、醉酒等情況下不要刮痧;小孩子皮膚比較嫩,不建議刮痧;刮痧過程中要注意保溫,身體不要對著風口;刮痧后半個小時不洗冷水澡;刮痧后多補充水分;如果痧沒退,不能再次進行刮痧,以免傷皮膚。
市中醫院推拿科主任司井夫表示,肝腎功能不好的人群也不適宜刮痧。
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