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頻道/就醫信息:近日,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異常子宮出血專病門診接診了好幾位“月經不調”的女性患者。她們有的是絕經多年突然陰道異常流血,有的是青春期經期不穩,還有的是育齡期月經淋漓不盡持續好幾個月亦或幾個月也不來一次。她們大多數人沒把自己的病情放在心上,一般就是自行吃點止血藥物。
46歲的劉曉霞(化名)也是異常子宮出血門診的一位患者。她出現了不規則陰道出血4月,經過當地中藥調理兩月余沒有效果后,她來到了我院異常子宮出血專病門診。接診的婦科三病區肖潔主任根據病史、婦科檢查及輔助檢查(門診超聲顯示她的子宮內膜厚,質地不均勻)初步判斷是子宮內膜病變不能排除。結合劉曉霞165cm身高、體重已經達到85kg,肥胖的體型加上長期高血壓,這類人群是患有子宮內膜癌的高危群體。肖潔主任建議她做進一步檢查。
肖潔主任為劉曉霞進行宮腔鏡檢查后,病理顯示她的子宮內膜局部病灶癌變不能排除。核磁共振檢查顯示子宮內膜局部病變,盆腹腔淋巴結未見明顯增大。肖潔主任為患者進行了腹腔鏡全子宮加雙側附件切除手術。術中快速病理顯示:子宮內膜有復雜不典型增生、局灶高分化內膜樣癌浸潤淺肌層。隨后進行了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幸運的是,劉曉霞的癌變惡性程度比較低,屬于早期發現的IA2低級別病變,后期只需要隨訪觀察即可,不需要化療及放療,愈后很好。
“她的腫瘤標記物檢查指數并不是特別高,如果沒有醫生的經驗判斷,及時收入院治療,后果不堪設想。”肖主任說,“四五十歲圍絕經期的女性,容易出現月經紊亂。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如果出現了不規則陰道流血、排液或者子宮增大、疼痛,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排除癌變。”
即使沒有出現相關癥狀,也建議定期進行體檢。子宮內膜癌患者中70%~75%為絕經后婦女,平均年齡約55歲。早期子宮內膜癌的篩查,主要方式為經陰道超聲檢查、子宮內膜微量組織病理檢查和子宮內膜細胞學檢查,金標準還是傳統的宮腔鏡診刮病理學檢查。部分35歲以上且家族有相關病史的女性應尤其注意定期體檢。
近年來,由于高油高糖飲食、作息不規律,長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保養等都成為誘發女性患上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子宮內膜癌也呈現年輕化趨勢。特別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這三大因素是子宮內膜癌患病的三聯征。所以“月經不調”真不是小事,日常一定要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遇到了一定要去醫院看看,及早發現,該調月經的調月經,檢查出有病變的及早治療,避免自行服藥,以免延誤病情。
專家簡介
肖潔
婦科三病區副主任
主任醫師
徐州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江蘇省第二周期重點人才。
主要方向:婦科腫瘤及普通婦科疾病的宮腹腔鏡治療。
主持徐州市課題2項;發表學術論文SCI論文3篇,中華類期刊1篇,核心3篇;獲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1項,徐州市科技進步獎2項,淮海科學技術獎1項,徐州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1項,徐州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5項。現市級課題研究內容為子宮內膜癌的早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