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頻道:澳大利亞和美國一項聯合研究顯示,女性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前接受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測可能弊大于利。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乳腺科醫師趙健介紹,研究人員在知名外科學雜志《外科學紀事》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與X光和超聲波檢測方式相比,核磁共振成像技術能夠更加清晰地反映病情,有助早期診斷女性是否患有乳癌。
但如果已經確診乳腺癌,女性患者把這一技術作為手術前的常規檢查項目沒有好處,可能導致患者接受更大程度的手術。路透社援引這份研究報告報道,手術前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檢測以判定病情的女患者中,26%隨后不得不切除整個乳房,而這一比例在接受傳統方式檢測的患者中為18%。研究報告主要作者之一、美國斯隆—凱特林癌癥研究所專家莫妮卡·莫羅說:“研究結論絲毫不讓我意外,但具體數據讓我吃驚。”
就核磁共振成像檢測技術,臨床醫師看法不一。一些醫師認為,這項技術有助準確判定癌變范圍。另一些人質疑,這項技術可能增大患者切除部位。另一項今年9月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女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成像檢測,接受二次手術的幾率沒有顯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