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頻道:早產兒、低體重兒從出生那一刻起,就牽動著爸爸媽媽的心。盡管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早產兒能夠得以存活,但在后期生長過程中,出現認知、運動、心理行為、神經發育等障礙的潛在風險也讓家長們擔驚受怕。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沒有對比就沒有焦慮
時間:12月1日
地點: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高危兒聯合門診
早產寶寶:悠悠
早上八時許,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首席專家鄧曉毅主任剛接診沒多久,吳女士就帶著寶寶風風火火的進了診室。“鄧主任,我家寶寶怎么啥都比人家晚?人家糾正6個多月的都會爬了,我們糾正月齡8個月了還不會。急死我了!”
聽了家長的訴說,鄧主任趕緊勸慰道:“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發育情況會存在個體差異,這是正常的,千萬不要互相攀比。”
在接下來的檢查中,在高危兒聯合門診院特聘兒童康復治療顧問、國內資深早期干預治療師黃正華,為悠悠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測評,發現她體格生長良好,語言能力、精細動作尚可,但運動發育稍慢,尤其肩胛控制力差,這也導致了悠悠翻身、坐位、爬行都相對緩慢。
黃正華向家長坦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有長處也有不足。悠悠是今天上午接診的三個同月齡寶寶中肩胛力量最弱的,但卻是下肢力量最強的。所以說,我們要用整體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生長情況,而不是只關注某一點。”
黃正華治療師還提到,家長之所以焦慮,很多時候是自己嚇唬自己。有的媽媽發現孩子拇指內扣,就懷疑是腦癱。腦癱會表現出拇指內扣,但拇指內扣不一定是腦癱。這需要專業機構、專業人員來進行專業評估。從孩子的整體發育情況,評判現階段出現的問題,進行個體化的指導訓練,促進寶寶發育偏差的部分。
寶寶的肩胛力量對大運動發育至關重要。針對悠悠的情況,專家建議,每周三次訓練,由專業康復治療師進行指導,著重加強肩胛力量訓練,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悠悠的肩胛力量將會得到明顯提升。
聽了專家的講解,悠悠媽媽對接下來的康復訓練有了明確的方向,瞬間感覺心情放松了很多。
家長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盲目訓練會錯過最佳干預時間
時間:12月1日
地點: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高危兒聯合門診
早產寶寶:諾諾、嘉嘉
諾諾和嘉嘉是一對雙胞胎,胎齡29+3周出生,現糾正月齡5個月15天。在最近一段時間的養育過程中,媽媽發現諾諾“四肢有力”,而嘉嘉身體柔軟、力量偏弱。媽媽擔心嘉嘉運動發育落后,但不確定自己判斷是否正確。在得知每周五是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高危兒聯合門診時間后,就帶著雙胞胎姐妹找到鄧曉毅主任和院特聘兒科康復治療顧問黃正華。
黃正華治療師分別為諾諾和嘉嘉進行了系列的發育評估。他一邊逗寶寶玩兒一邊檢查,結果發現諾諾和嘉嘉對視聽反應靈活,叫名字會轉頭看,會主動抓物,拇指食指可以捏拿小玩具。翻身、直腰坐兩個寶寶也都可以做到。
但不同的是,諾諾在躺著的時候雙腿繃直,扶腋下站時肌肉僵硬、雙腳外翻,不能踢腿。而嘉嘉雖然身體柔軟卻有力量,曲腿、蹬、踢都沒有問題。
“也就是說應該注重訓練的是諾諾,而不是嘉嘉。諾諾四肢較硬讓媽媽誤以為是有力量的表現,忽略了運動時的身體狀態,不及時干預運動發育會越來越偏離。”黃正華強調道。
除了上面提到自己嚇唬自己,還有一種家長自己安慰自己也不可取。發現寶寶發育偏離,抱著等等看的心態,不尋求專業指導會錯過最佳干預時間。
根據檢查和評估結果,專家給出了明確建議:嘉嘉各方面都不錯,正常養育、多練習側臥即可。而諾諾應著重加強軀干的力量訓練。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讓她自己去爬,去自由活動,對大運動發育都有幫助。
聽了專家分析和指導,家長恍然大悟,直言:“幸虧來了高危兒聯合門診,要不然還在家里盲目糾正和引導,只會耽誤孩子的生長發育。”
高危兒聯合門診 個體化指導給家長一份安心
據介紹,以往,早產兒隨訪是在新生兒科和兒保科分別完成,發育評估量化不夠,因此干預和康復的指導方案缺乏個性化。一部分介于新生兒科和康復科之間的孩子,很容易被漏診或過度治療。
高危兒聯合門診就是以孩子及其家庭為核心,通過新生兒科、兒童保健科、兒童康復機構等多學科有機協作,一站式滿足高危兒出院后隨訪,神經發育評估,早期干預指導及異常康復糾偏的全方位需求,個性化解決家長四處就醫無法解決的一些問題,通過資深多學科多專業人員的組合,達成共同意見及建議,并給予面對面的指導,大大減少了高危兒漏診及過度診療的問題。
最后,鄧曉毅主任提醒:大多數高危兒能夠健康成長,但部分高危兒視本身疾病危重程度可能會有運動障礙、語言發育障礙、行為異常、智力低下等。家長們一定要提高依從性,遵醫囑定期隨訪,發現偏離早期干預,發現障礙及時康復,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通訊員/姚萌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