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婦幼保健頻道:小欣是一個三歲的小朋友,媽媽帶來門診的時候告訴我們小欣從小和別人的小朋友不一樣,孩子說話少,喊他名字也不理人,除非是他感興趣的事情才能搭理你,喜歡自己玩,對別的小朋友不感興趣。家長覺得孩子是不是內向,長大點就好了,結果快上學了,還是這樣,甚至越來越嚴重,就想知道什么原因。后來門診評估以后確診為孤獨癥譜系障礙,也就是我們說的自閉癥。家長不能理解,我們家沒有這樣的疾病?這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褚英介紹,以上的案例在門診經常發生,孩子不說話,家長都覺得是不是長大就好了,甚至歸結到“貴人語遲”,舌系帶的問題。那么關于孤獨癥家長又了解哪些?什么是孤獨癥,接下來帶你們了解孤獨癥那些事兒。
什么是孤獨癥?
孤獨癥譜系障礙(ASD),以前又叫自閉癥,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特征是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為特征,多數伴有智力發育障礙。
孤獨癥早期行為表現
警惕“五不”
不(少)看:目光接觸異常,早期就開始表現出對有意義的社交刺激的視覺注視缺乏或減少,對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視減少,有研究表明診斷為孤獨癥的小兒在2歲時對于人的眼部注視僅為正常兒童的一半。有些孤獨癥的兒童即使能夠正常對話,但是面對面目光交流仍然不正常。
不(少)應:聽而不聞,聽力正常,但叫名字沒有反應或者不靈敏,通常是被家長早期發現的一個表現之一。
不(少)指:缺乏恰當的肢體動作,無法對感興趣的東西提出請求,孤獨癥患兒可能早在12月齡時就表現出肢體動作的使用頻率下降,如不會有目的的指向、手勢比劃以及點頭表示需要、搖頭表示不要等。
不(少)語:多數的孤獨癥兒童存在語言發育延遲,語言發育延遲并非孤獨癥的診斷的必要條件,其他發育行為障礙也多表現有語言發育延遲,但對于語言發育延遲兒童務必考慮ASD可能。
不當:不恰當的物品使用及相關的感知覺異常,從12月齡起可能會出現對于物品的不恰當使用,包括旋轉、排列以及對物品的持續視覺探索。
例如:將小汽車排成一排,旋轉物品并持續注視等。言語的不當也應該注意,表現為正常語言出現后言語的倒退,難以聽懂、重復、無意義的語言。
參照兒童0-6歲發育預警征,每個年齡段兒童發育特點,家長要關注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發育特點。
針對以上兒童不同年齡段發育預警征象,如果兒童在相同年齡段符合一條或者多條,家長應引起重視。
對于已經入園或者學齡期兒童,老師要關注有以下表現的小朋友
過度好動的孩子
下位甚至跑出教室的孩子
學習障礙突出的孩子,或者明明會也不做卷子的孩子
上課自己玩、做自己事情的孩子
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的孩子
不愿講話、在學校特別安靜的孩子
特別守規則,不能接受變化的孩子
情緒極端的孩子
關于ASD的預后
目前為主,ASD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康復訓練,而早期診斷、早期康復對ASD預后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或者老師如果發現兒童不同于其他同齡兒童的表現,我們需要早期尋求專業幫助。
兒童保健門診
兒童心理保健(語言)門診時間:
周一、周三、周五全天
兒童保健專家門診:
李薇主任 周一、周三、周五
褚英主任:周二、周四
地址:徐州市婦幼保健院3號樓4樓
電話:83821135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