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5月23日,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安燕芳在朋友圈看到了老患友女兒、退休老教師沈女士(化名)發布的一條信息,這是由370多個字組成的一首小詩,其中蘊含她來院前四處求診后的無助,以及到院后逐漸燃起的信心與希望,她誠摯地稱贊著醫院的就診環境和徐州一院多學科診療團隊的仁者之心、高超醫術和綜合實力。
即便你不曾參與過他們之間的故事,但從這首字里行間透著無限崇敬、愛戴和深厚情誼的小詩中,也能清晰地厘清這段故事的脈絡和醫患之間的關系。這首小詩里鮮見華麗的辭藻,但因真情蕩漾而泛出的如漣漪般的詩句會令你不由得深深陷入一份感動之中。
沈女士受訪時表示,小詩創作于她住院期間,是她隨筆而就、有感而發。詩句中頻繁出現的“您”“白衣天使”等表達是她對安燕芳以及所遇到的救治醫務工作者們的尊稱。“幾年前,安主任在我媽媽住院期間就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的精湛醫術多次讓我媽媽化險為夷。我這次住院就是奔著安主任去的。因需要骨科專家參與,她迅速給我轉到了骨科。”沈女士說寫詩的初衷是為了贊揚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團隊的優秀,“骨科曹主任和杜主任為我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同時兩位主治大夫和科內護士也展現了專業敬業的職業素養,例如診斷認真、用藥具體,打針技術出色,護士個個和顏悅色。”
據了解,前不久,沈女士因為意外摔傷,到門診找安燕芳看病,經過仔細詢問和檢查,安燕芳迅速選擇請骨科會診。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精準評估患者實際情況后,骨科二病區主任曹雷和副主任醫師杜盛陽為沈女士制定了保守治療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治療,沈女士驚奇地發現受傷的膝蓋恢復了彎曲能力。
“初次讀到這首小詩,我感到十分欣慰。感謝沈老師的信任,她是一位熱愛生活的女性,我從她的身上也學到了不少生活的智慧。”安燕芳繼續說,“我一直認為,老年醫學科的工作不單單是治療疾病,精準判斷、合理安排多學科會診,進而解決老人的實際問題和需求才是我們工作的真諦。”
“沈老師一家人都曾是我的患者,她的母親因心臟衰竭多次入科,她的兄弟姐妹或是親戚朋友有健康方面的困擾,也都習慣來找我看看。”安燕芳補充道。
沈女士的文字像夏花般絢爛多姿、極富生機。她將醫務工作者的心血比喻成五彩繽紛的春雨,將他們的微笑比作幸福生活的花季。這首小詩中提到了9次“白衣天使”,且用了“敬佩”“推崇”“歌頌”“感激”“仰慕”“頌揚”“崇敬”“愛戴”“贊美”等美妙而不同的詞匯去描述。
安燕芳說:“我覺得我們只是對沈老師做了一個醫生該做的事情,沒想到她卻把點滴都放進了心里,還用如此美好動人的文字描畫了出來。”安燕芳坦言,工作幾十年間,她見過了太多的生離死別和人間百態,也收到過一些患者送來的感謝信、錦旗等,在面對患者的每一份信任和真情流露時,她也總是很容易為之動容。“我想,這份信任也許就是激勵我們醫者堅守初心、不懈奮進的原動力吧!”
沈女士除了用極富藝術美學和浪漫色彩的獨特方式刻畫了心中的醫務工作者形象之外,對于良好醫患關系構建亦有理性、深刻的認知和洞見。“我認為醫患關系最重要的就是醫生與病人要有良好的溝通。溝通是一門藝術,醫生要把你的治療方案用很好理解的方式解釋給患者,與患者共同承擔壓力。醫患之間缺乏信任,是造成醫患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醫務人員能更多地換位思考,患者能加深對醫務人員的理解以及了解醫學的復雜性,雙方能認清‘和則兩利,傷則兩敗’的事實,都為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去努力。我相信,一切都會向好的方向發展的。”
記者 | 韓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