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脊柱是人體重量的重要支撐,是整個身體的支柱。但現實生活中,由于我們對脊柱缺乏必要的重視,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健康問題。
10月16日,世界脊柱日,由徐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徐州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健康事業部承辦的“名醫大講堂”開啟上線直播,就“姿勢不正確,脊柱太受傷”這一話題,邀請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兼二病區科主任曹雷為大家答疑解惑、傳授經驗。
保護脊柱健康 重視“人體的第二生命線”
“脊柱是一種人體結構,同時也是人體的支柱。它位于背部正中間,上接顱骨,下聯骨盆,起著支撐人體軀干、保護臟腑等功能,對人體的作用非常大。”講座一開始,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曹雷就開宗明義地指出,脊柱健康非常重要。
他介紹,脊柱是人體重量的重要支撐,承擔了人體大梁的作用,是整個身體的支柱。有研究表明,人體在站立時,脊柱承擔了人體100%的重量,坐著時,脊柱承擔了人體150%的重量,躺著的時候,脊柱承擔了人體25%的重量,彎腰的時候,脊柱承受的壓力最強,是人體250%的重量。也就是說,我們日常所有的動作都會給脊柱帶來不同程度的負擔,一旦脊柱出現問題,那我們的日常生活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另外,脊椎兩側分布了31對脊神經,脊椎管中運行的中樞神經貫通全身,通過脊髓,將身體的感覺向大腦傳遞,大腦的指令也會通過脊髓向全身傳達。如果脊椎損傷或脊神經損傷,會影響到神經的傳到和運行,并且會引起人體相關組織系統的病癥。所以醫學界有一種說法,將脊柱稱作“人體的第二生命線”。
不過,現實生活中,由于大家對脊柱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認識,往往容易導致脊柱疾病的發生。所謂脊柱疾病,指的是脊柱的骨質、椎間盤、韌帶、肌肉發生病變,進而壓迫、牽引刺激脊髓、脊神經、血管、植物神經從而出現復雜多樣的癥狀。常見病種為頸椎病、腰椎病。主要癥狀包括:不能直立、頭痛、眩暈、視力模糊、記憶力下降、頸肩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嘔吐、下肢無力,嚴重者可能導致癱瘓。
曹雷表示:“脊柱疾病的成因有很多,有先天性的或遺傳性的脊柱方面疾??;有脊柱急性損傷,如車禍、高空墜落、各種安全事故;有日常生活習慣方面的問題,如不良生活方式、不當姿勢等。”
小心腰椎滑脫 疼得讓人走不動路
據介紹,脊柱由上到下分為四段:第1段為頸椎、第2段為胸椎,第3段就是腰椎。從人體后面看,最下面的肋骨就是第12肋骨,其往下即為腰椎。腰椎位于身體的中線,上接胸椎下連骶骨,是人體旋轉屈伸活動的主要活動部位。
“很多人一聽到腰椎,很容易想到腰椎間盤突出,因為它會帶來劇烈腰痛,但我想讓大家知道的是,還有一種腰痛,從影像片子上就能知道患者很痛,來院的患者往往疼得走不動路,這個病叫作腰椎滑脫。”曹雷如是說。
他介紹,腰椎滑脫是由于先天性發育不良、創傷、勞損等原因造成上位椎體與下位椎體位置錯位,多見于20-50歲,男性多于女性,常見部位是腰椎4或腰椎5。目前,醫學上將腰椎滑脫分成發育不良性、峽部裂性、退變性、創傷性和病理性等6種。其中,臨床上以峽部裂性及退變性多見。
曹雷稱,下腰痛是腰椎滑脫最常見的癥狀,這種疼痛可向臀部及大腿后側放射,有滑脫椎棘突壓痛、左右椎擠痛及腰后伸痛。另外,腰椎滑脫的主要癥狀還包括腰骶疼痛、坐骨神經受累、間歇性跛行、馬尾神經受牽拉或受壓迫癥狀等。
“一般來說,疼痛涉及到腰骶部的話,多為鈍痛,極少數病人可發生嚴重的尾骨疼痛。疼痛可在勞累后逐漸出現,或于一次扭傷之后持續存在。站立、彎腰時加重,臥床休息后減輕或消失。而坐骨神經受累則表現為下肢放射痛和麻木。若神經受壓或合并腰椎管狹窄,則常出現間歇性跛行癥狀。”曹雷說。
出現腰痛跛行 建議就診排查腰椎問題
劇烈腰痛可能由多種原因所致,那么,市民在發生腰痛后,該如何得知自己是不是腰椎滑脫呢?對此,曹雷介紹,腰椎滑脫的診斷往往需要考慮三個方面:病史、查體、輔助檢查。
“腰椎滑脫的病人往往會有腰疼、下肢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癥狀。查體會查到滑脫椎體,尤其是滑脫比較嚴重的椎體,棘突連續性消失等癥狀。腰椎滑脫的病人可通過X線片,可以清晰看到腰椎峽部出現峽部裂的情況。另外,核磁也是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之一,可以清晰的看到神經、脊髓,包括血管、間盤,對滑脫的程度有更全面的判斷。”曹雷說。
確診后,就要進入到治療階段,曹雷在講座中表示,針對腰椎滑脫的治療主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保守治療適用于腰椎滑脫程度輕、腰痛癥狀輕的患者,如果只是在勞累之后出現腰部疼痛,腰椎滑脫在Ⅰ度以內的可以多觀察,盡量不要長時間坐著,多進行腰背肌肉的功能練習,通過肌肉穩定腰椎椎體,避免出現進一步的滑脫和疼痛的加重。如果腰痛頻繁,影響日常生活,滑脫在Ⅰ度甚至Ⅱ度以上,往往需要手術治療。
對于腰椎滑脫的分度,曹雷也進行了解釋:“我們根據椎體之間滑移的程度,來對腰椎滑脫的嚴重情況進行分度,一般在臨床上主要分為滑脫I度、II度、III度、IV度?;揑度是指椎體向前滑動不超過下位椎體前后徑的25%;II度的腰椎滑脫是指椎體向前滑動程度超過了25%,但還沒有超過50%;III度腰椎滑脫是指滑動程度在50%-75%;IV度腰椎滑脫是指滑脫程度超過了75%,如果滑脫程度大于100%被稱為腰椎前移,是指腰椎完全脫離。”
能微創不開刀 個性化階梯治療讓患者受益
很多人一聽到手術治療,往往擔心創傷大,愈合慢,身體耐受不了,曹雷則表示,就現有的診療理念和技術手段來說,患者不必太過擔心:“我們科室一貫主張在精確診斷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階梯治療’,做到‘能保守,不手術;能微創,不開刀’,所以,大家不必一聽到手術就害怕。當然,為了盡可能減少傳統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創傷和痛苦,近年來,我們還引進了一系列微創術式,應用在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癥的診斷治療上。”
曹雷說,針對腰椎滑脫,市一院骨科的手術治療的原則是根據滑脫的嚴重程度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不同程度的腰椎滑脫有不同的術式,手術治療的目的是解除神經的壓迫,融合滑脫的椎體,固定腰椎,使得腰椎更加穩定。
目前臨床上采用較多的是“椎體融合術”。手術的方法是要在腰椎的背側切口,將滑脫的椎體進行復位,復位之后要在滑脫和下一個階段的腰椎椎體之間,進行椎體之間的植骨融合,通過椎弓根螺釘進行固定,目的是讓滑脫復位,然后讓兩個椎體融成一個完整的椎體,消除滑脫的危險因素。這樣腰痛就會消失,滑脫就能夠控制。
“與傳統的方法相比,這種微創手術的創口小,恢復快,預后好,對患者更為有利。”曹雷說。
預防脊柱疾病 從避免久坐習慣開始
記者采訪了解到,現在人們對待頸肩腰腿病,往往有一個相當大的誤區,即平時不預防,也不知道及時去正規醫院進行治療,而是過于依賴按摩和各種治療儀。對此,曹雷提醒說,感覺頸椎痛或腰痛時,千萬不要隨便按摩處置,因為按摩不當的話會使肌肉松散,加重脊椎排列不齊的情況,以后疼痛只會更加嚴重。
他指出,想要預防脊柱疾病,平時應該注意保護脊柱健康,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日常生活中應改變久坐的習慣,不要一種姿勢長時間不變。坐姿要正確。坐時若身體向前彎曲,則會使腰背部的神經和肌肉受到牽拉而引起疼痛。因此,坐下時盡量使背部緊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以放松和休息。要避免彎腰駝背寫字或蹺腿。因為這些姿勢會使頸、胸、腰椎無法保持正確的彎曲度,從而導致頸椎病、頸肩部肌肉酸痛、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疾患等脊柱病變的發生。
其次,生活中要避免肥胖。因為肥胖會給脊柱帶來過大的負荷,同時由于腹肌松弛而不能起到對脊柱的支撐作用,過重的體重使脊柱發生變形。另外,如果正在腰痛,一定不要睡軟床。
再次,可以選擇合適的運動,來增強腰背肌力量,這對于緩解頸椎病、頸肩腰痛、膝關節痛都有很好的療效。
曹雷強調:“腰痛等脊柱不適癥狀發生后,不要亂吃藥,亂按摩。建議觀察一段時間,若無緩解現象、或者癥狀加重,應到正規醫院的專科進行規范治療。”(文/王任飛 焦海波 韓黎雯 圖/ 秦媛)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