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近日,徐醫附院口腔頜面外科在徐州疫情解封后的首月即完成一例在口腔頜面外科具有高顯示度、高難度的口咽、顱底巨大神經鞘瘤手術。
患者女性,47歲,因發現右頜下區腫物6年入住徐醫附院口腔頜面外科。入院后經過頜面部增強CT和增強MRI檢查發現患者為右側口咽部腫物,腫物體積較大,上達顱底翼外肌水平,下至甲狀軟骨水平,致使半側咽腔堵塞。李家鋒主任憑借影像學資料及多年的臨床經驗,初步考慮為神經鞘瘤可能。但由于腫物體積較大,位于咽側深區,毗鄰頸部重要大血管,致使該手術具有較大的難度和風險。既往對于該類型腫瘤,由于腫物體積較大,為避免重要血管及神經損傷,術中需暫時劈開下頜骨暴露腫物實施手術。術前和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后,患者對下頜骨暫時劈開心理負擔很大,希望盡可能避免下頜骨的劈開。
為減少手術創傷及考慮到患者及其家屬強烈要求,避免下頜骨暫時劈開,李家鋒主任、呂中靜博士在術前經過周密考慮并制定詳盡的手術計劃,帶領團隊成員通過頸外入路囊內摘除方式成功摘除腫瘤。術中發現該患者為來源于迷走神經的神經鞘瘤,李家鋒主任、呂中靜博士及團隊成員在手術實施過程中,精準分離,充分保護頸內外動靜脈及迷走神經,該患者術后并無相應的神經癥狀手術并發癥的出現。該患者在術后1周順利出院。該手術的成功實施,不僅最大程度減輕了患者的身體傷害,降低了患者經濟負擔,還加速了患者術后康復,縮短了術后康復時間。
神經鞘瘤又稱為施萬瘤,來源于神經鞘膜,頭頸部神經鞘瘤主要發生于腦神經,如面神經、舌下神經、迷走神經及頸交感干。其生長緩慢,包膜完整,屬于良性腫瘤,但也可發生惡變。神經鞘瘤患者一般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來源于感覺神經者可有疼痛不適癥狀。其治療方式為手術摘除,術后并發癥主要為手術損傷神經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如迷走神經的神經鞘瘤術后可能出現聲嘶、嗆咳等癥狀;交感神經神經鞘瘤術后可出現Horner綜合征;而面神經神經鞘瘤術后可出現面癱癥狀。
近年來,口腔科積極踐行醫院1234高質量發展戰略,李家鋒主任帶領科室成員不懈努力、認真學習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強與國內一流學科的交流和接軌,不斷勇攀技術高峰。與次例手術同日,李家鋒主任帶領團隊又完成另外一例口咽、牙齦頜頸聯合根治+胸大肌皮瓣修復+氣管切開手術。這表明徐醫附院口腔科在口腔頜面部腫瘤診治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