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瓣膜病 也能微創了
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退行性心臟瓣膜病變日益增多,這部分患者多數高齡體衰、無法耐受傳統手術,過去只能藥物保守治療。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進步,現在這些患者也能通過微創技術獲得”新生”了。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就是目前瓣膜病微創診療技術中最為成熟、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項。目前,全世界已完成約70萬例。針對這項技術,市一院心內科一病區副主任、副主任醫師趙躍武博士進行了專業解讀和詳細介紹。
01 什么是TAVR術

TAVR中文全稱為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是微創治療主動脈瓣狹窄或返流的方法。它是利用一根導管,沿著人體自身的血管通路(股動脈—主動脈—心臟),將人工瓣膜送到心臟位置并釋放的方法。人工瓣膜釋放后將原有病變瓣膜擠貼于血管壁上,新的人工瓣膜開始工作,避免了開胸手術和體外循環,是近年來心血管病領域革命性的進展,尤其適用于年老體衰患者。
02 主動脈瓣狹窄的表現和危害
主動脈瓣狹窄(主狹)分為輕、中、重度,近年其主要病因為老年退行性改變,一般是逐漸進展的病程。重度主狹主要表現為乏力、氣喘、發作性胸痛、暈厥,終晚期會出現難治性心衰和猝死。目前針對此類疾病藥物只能改善癥狀,無法去除病因,徹底治療還需要瓣膜置換。如果不經特殊治療,有癥狀的重度主狹兩年的生存率為50%,五年生存率僅有20%。
03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表現和危害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返):主返也分為輕、中、重度,在實際臨床中的患病率比主狹還高。同樣會表現活動氣喘、頭暈乏力,晚期會表現為心臟明顯擴大、心力衰竭、猝死等。目前已有國內外大量臨床研究顯示,TAVR對主返的治療同樣具有出色的效果。
04 TAVR——不開刀、不全麻、換心門、獲新生

TAVR技術從第一例誕生,至今已經過20年的發展,術式逐漸簡化、手術效率逐漸提高。目前已可以在完全局麻的情況下,1小時左右完成手術。部分患者術后2-3日即可出院。術后患者病因得到根本解除,心功能會明顯改善,病情逆轉,預期壽命會明顯延長。

心內科新項目推介人:趙躍武
市一院心內一科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 臨床醫學博士 重點工作及研究方向為結構性心臟病和心力衰竭診療。目前已發表中英文科研論文20余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省、市各級課題7項。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在國家心血管中心吳永健教授團隊專項研修瓣膜病介入診治,直接參與TAVR手術操作超過200例,對TAVR術的術前評估和術后管理形成較為深入認識。研修期間發表TAVR術相關科研論文5篇,參編專著一部。作為第一作者撰寫的論文《股動脈途徑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式簡化的單中心經驗》獲得2021全國心血管病年會優秀論文獎。
瓣膜病多學科聯合會診:周一下午
心臟瓣膜病普通門診:
王相智主任周三上午(二樓一診區 );韓 冬主任周四上午(二樓三診區 );趙躍武主任周五上午(二樓一診區 )。咨詢電話:13815345812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