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2021年10月28日,在徐醫附院神經內科主任耿德勤教授的指導下,王曉龍主任帶領臨床電生理團隊與神經外科穆春雷團隊合作,首次在脊髓腫瘤切除術中實施了神經電生理監測,更精準地保障手術順利實施。此次術中電生理監測的成功開展,為徐醫附院外科手術更加數字化、精準化提供了術中保障。
接受手術治療的是一位73歲的老太太,半年前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近期又覺得腰腿部疼痛,遂于醫院神經外科門診就診,查了磁共振,終于找到了原因所在,原來是在胸段脊髓上長了個瘤子。于是,外科醫生盡快為其安排了手術。然而,脊髓手術是非常復雜并且極具挑戰性的。
穆春雷介紹說:“因為脊髓富含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纖維束,稍有不慎,不僅造成永久性高位截癱、大小便失禁,還常常合并其他器官的損傷,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
在綜合考慮后,穆春雷找到王曉龍,神經內外科聯手,為老人實施術中電生理監測,通過電生理技術連續監測神經通路,最大程度的保護腦功能和神經功能,保證老人的最佳生活質量。
有了神經電生理監測,老人的手術非常順利,尤其是切除瘤子的過程中,就像安裝了導航,哪里有神經信號傳導要避開,哪里可以放心大膽的剝離,只要看到屏幕上跳動的信號,就一目了然,不僅能夠徹底清除瘤子,還能最大程度保護神經。
術后,老人很快下床,四肢活動正常,沒有因為這次手術,帶來副反應,家人對穆春雷和王曉龍這個團隊充滿感激。穆春雷說:“這是一次很好的開始,以后再復雜的神經手術,都有了保障。”
據王曉龍介紹,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就是監測感覺和運動傳導通路以及大腦皮層的電生理信號,快速有效地評判意識狀態改變(例如昏迷、麻醉)的患者神經功能的完整性。這項技術客觀監測患者神經系統的生物電活動,不僅可以減少和避免神經結構的損傷,還可以幫助辨別影像技術不易識別的特定神經結構和界限,從而幫助手術醫師及時、準確地了解神經功能的狀態,降低手術致殘率和防止永久性神經損傷。
而就在前不久,王曉龍當選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臨床神經電生理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他說:“通過現代手術技術切除顱內或脊髓內病灶已不是難事,問題在于對和病變關系密切的皮質功能區和神經功能傳導通路的識別和保護,即便是很有經驗的醫生也很難完成。而應用電生理監測技術,可以很好地為手術提供幫助,它可以像GPS導航一樣做出提示,已逐漸成為臨床術中減少神經損傷、提高手術質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目前,術中電生理監測技術在國內外大型醫院得到廣泛應用,我省目前僅有少數醫院開展。此次徐醫附院臨床電生理團隊率先采用該技術輔助脊髓腫瘤切除術,為醫生提供明確的指導,為復雜的手術提供精準GPS,是外科手術醫生不可或缺的武器。將大大提高手術中神經功能的保全率,讓外科手術更安全,為進一步減少神經功能的損傷保駕護航!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