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12月5日上午,徐醫附院普外科趙文星主任像往常一樣帶領教學查房,并注意觀察患者恢復情況。當他來到一位特殊的患者床前時,患者和家屬一邊飽噙著淚水連連道謝,一邊回憶起這一年坎坷的就醫經歷……
小手術釀大風險,輾轉求醫險喪命
去年12月份,王阿姨(化名)因“膽囊多發結石伴膽囊炎”在外院行“膽囊切除術”,術后出現反復發熱,體溫最高達到了40°C,并出現皮膚、鞏膜持續黃染。
王阿姨家人看到情況不好,轉診到上級醫院救治。經過診斷發現為“膽道術后、急性梗阻性膽管炎,膽瘺”,于今年3月份行ERCP術,又于4月份行PTCD術引流左膽管。經過一系列的治療,王阿姨的高熱癥狀并沒有得到緩解。反復出現的高燒、重癥黃疸折磨著這個60多歲的老人。
6月份,家人看到病情一直無法得到緩解,將王阿姨送到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進行原支架拔除術+內鏡下膽道塑料支架植入術(ERBD)+膽道柱狀球囊擴張術,術中在膽管內放置了4根支架以期望解決膽管梗阻問題。本以為可以康復的王阿姨,在經歷這一系列的手術后,病情依舊沒有得到絲毫緩解。
又經過4個月的治療,病情越來越重,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兒女們心痛不已。家人們抱著最后一絲希望,于今年10月份慕名來到徐醫附院普外科。
堅持不懈的守候,創造生命奇跡
初來徐醫附院的王阿姨,心率高達130-140次/分,黃疸達到400多,整個腹部腫脹得像個皮球一樣,四肢嚴重水腫,無法站立。
時間就是生命。接到這例病情復雜且具有挑戰性的患者,普外科趙文星主任立刻帶領團隊對王阿姨開展查體、病情評估等一系列工作。憑借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趙文星主任認為病人面臨嚴重威脅生命的問題:1.嚴重的感染;2.嚴重的營養不良;3.嚴重的黃疸。而問題的根源在于膽瘺和嚴重的膽道感染。病人目前處在一個膽瘺-感染-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更嚴重感染-更無法進食的惡性循環中。由于病人極度虛弱,無法耐受大的手術打擊,因此需要盡快解決腹腔感染和營養問題,待病人狀態好轉后才能去解決膽瘺問題。
針對上述情況,趙文星主任當天下午首先給王阿姨放置空腸營養管,從營養管滴注腸內營養液,進行營養補給治療,通過這種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來解決惡性循環中營養不良這個重要環節。
針對感染問題,立即行腹部CT檢查明確腹腔感染情況。王阿姨入院第二天,趙主任根據CT情況,組織團隊醫生在超聲醫學科鹿皎主任協作下,對腹腔內感染病灶進行了穿刺引流,當天引流出1000ML的膿性腹水。引流之后王阿姨的血象從三萬多開始明顯下降,解決了惡性循環中另外一個重要環節。
針對黃疸問題,趙主任考慮在東方肝膽醫院放置了4根支架,說明膽管是沒有離斷的,故給予利膽治療;但經過幾天治療后發現黃疸始終不見好轉。趙主任仔細觀察病人的原左肝管引流管,發現引流液中有不少膽泥,因此推斷病人因重癥感染導致分泌的膽汁含有膽泥,而膽泥很可能已經把支架管堵塞了。因此,趙主任果斷決定拔除上海東方醫院放置的4根支架管。
拔管工作由擅長于ERCP膽管支架治療的消化內科肖燁主任親自操作,雖然風險很大,但拔管非常順利,拔管的同時還對膽管進行了造影,進一步確認了膽管的病情。拔管后發現事實與趙主任的推斷完全一致,4根支架管均已完全堵塞。拔除了支架管繼續消炎利膽治療三天,王阿姨的黃疸終于逐漸下降。
拔除導致堵塞的支架管后,帶有膽泥的感染膽汁逐漸排出,王阿姨的肝功能也隨著黃疸的下降在逐步好轉,食欲逐漸增加,營養狀態逐漸好轉,腹水和四肢水腫完全消退,抵抗力逐漸恢復,感染癥狀進一步好轉,終于由越來越重的惡性循環轉回到逐步好轉的良性循環中。
經過悉心的治療護理、精心的心理疏導和貼心的人文關懷,王阿姨從坐位到站立、再到下地活動,循序漸進,身體狀態慢慢恢復。被病痛折磨了一年多的王阿姨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后續的治療還在繼續中,相信王阿姨一定可以早日康復,回歸正常生活。
這例重度感染、高風險病例的救治,不僅是趙文星主任團隊做“有知識、有能力、有溫度、有情懷、有尊嚴、有價值”的新時代醫務人員的實踐,更是4500余徐醫附院人踐行“兩個全心全意”和“醫學人文精神”的縮影。徐醫附院將繼續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新時代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守護人民健康,為健康江蘇、健康中國做貢獻。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