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中醫資訊:臉部疼痛是種什么滋味?在孟婆婆(化名)看來,這個問題著實讓她不堪回首,無語凝噎。像刀割、似電擊,突然發作,防不勝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被臉疼恐懼支配的日子,孟婆婆足足過了20年。這一切的根源,就是三叉神經痛。
最近,孟婆婆在市中醫院神經外科接受了中西醫治療,終于擺脫了疼痛噩夢。該院專家稱,三叉神經痛被成為“天下第一痛”,如不積極對癥治療,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幫助。
臉部遭受電擊般疼痛,一天20片藥都扛不住
今年74歲的孟婆婆,患上三叉神經痛已經20年了。從那時起,就沒過過一天安穩日子。最開始,只是右面部陣發性疼痛,范圍為右側牙槽,后來便放射至面部疼痛,像刀割、似電擊,每一次發作都是一種煎熬。
因為疼痛常常突然發作,孟婆婆每一天都過得小心翼翼的,不敢笑、不敢洗臉、不敢刷牙,甚至害怕吃飯,生怕誘發疼痛。
一直以來,孟婆婆主要靠卡馬西平壓制疼痛,但隨著病情的加重以及對產生了耐藥性,她的卡馬西平從每天的1片變成了如今20片;而且服藥后有明顯的頭暈、無力等副作用,有幾次孟婆婆差點因此而摔跟頭,真是被折騰個半死。
最近,孟婆婆聽說在市中醫院神經外科可以通過手術根治這種疾病。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孟婆婆住了院。
市中醫院神經外科專家王平副主任醫師運用中醫藥為孟婆婆調理了一周身體,然后決定為其做三叉神經痛根治手術——微血管減壓術。術后第二天,孟婆婆稱臉部疼痛感完全消失,高興不已,胃口也變好了。同時,配合耳穴壓豆、穴位貼敷等中醫藥手法進行不良反應的干預,使術后的不良反應降到最低程度。
血管壓迫神經易催生“天下第一痛”,女性患者居多
記者采訪了解到,三叉神經痛又被喻為“天下第一痛”,是指發生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陣發性的劇烈疼痛,痛如放電、刀割樣的疼痛癥狀、常人難以忍受的神經性疾病。常伴有面肌抽搐、流淚、流涎、面潮紅、結膜充血等癥狀。
為什么三叉神經痛會如此之痛?王平介紹說,我們臉上之所以會對外界的冷、熱、觸摸等有感覺,同時也具有嚼東西等運動功能,主要是三叉神經的功勞。同時,三叉神經也是臉上最粗大的一組神經,支配著臉部、口腔、鼻腔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并將頭部的感覺信號反饋給大腦。所以,如果一旦三叉神經發生疼痛,痛感即會異常明顯。
他提醒,三叉神經痛的致病原因是多數有血管壓迫神經,但產生壓迫的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明確,也有的疼痛是因為腫瘤等占位引起,但很多三叉神經痛并沒有明顯誘因,目前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
此外,三叉神經痛好發于40歲至60歲人群,女性居多,其發病右側多于左側。王平建議,如果40歲以上女性右側面部突發劇烈陣發性疼痛,應考慮三叉神經痛。一般治療三叉神經痛首選藥物止痛,如果藥物治療無法控制,可考慮手術治療。
中青年患上三叉神經痛 微血管減壓手術為最優治療選擇
說到手術治療,王平指出,目前學界公認的有效治療辦法就是微血管減壓手術。所謂微血管減壓術,其實也不復雜。就是在患者耳后發際內的皮膚處開一個小切口,在這個切口內再開一個更小的骨窗,原本像頭發絲一樣纖細的微血管,在手術顯微鏡下被放大數倍;醫生通過特殊的器械分離走形異常的微血管或粘連束帶,在解除神經纖維受壓狀態的同時再加以保護,使受損的神經纖維傳導恢復正常,從而達到臨床治愈目的。
據了解,市中醫院神經外科開展三叉神經痛的微血管減壓手術以來,已治療了諸多患者,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治療例數和治療效果在全市均處于領先水平。
王平指出,微血管減壓術比較適合中青年患者,對于一些年老體弱、身體素質較差、心臟功能不好,不能耐受麻醉手術以及不支持開顱手術的病人,經皮穿刺微球囊半月結壓迫治療技術、射頻消融術也是他們可選治療手段之一。
中西醫結合促進術后康復 患者日常應注意保暖
在市中醫院面肌痙攣、三叉神經亞??疲€尤為重視中醫在神經外科的應用廣泛。尤其在圍手術期方面,借助多種中醫治療手法,加快了患者的康復時間。
有的三叉神經痛患者,在術后會出現疼痛、嘔吐、眩暈等癥狀,使用西藥治療不但費用較高、效果也不明顯,且容易出現各種副反應。根據患者不同的癥狀,市中醫院神經外科會對其使用耳穴埋籽方法,通過不同穴位的組合達到治療效果,方法簡便快捷、無副作用。
耳穴埋籽是中醫傳統醫學的一種治療方法。王平稱,根據中醫針灸理論,穴位經絡聯系各臟腑,臟腑病癥可在體表相應穴位上進行治療,通過點穴刺激特定穴位,可達到通腑排便、緩解腹脹便秘等不適癥狀,增強胃腸的蠕動。
王平提醒說,如患有三叉神經痛,尚未接受手術治療,平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做好保暖工作,不要用過冷或過熱的水洗臉;臥室內的環境要保持空氣清新,并避免寒風侵入。由于三叉神經痛會因說話、刷牙以及洗臉等誘發,所以患者在漱口、說話、刷牙以及洗臉時動作輕柔小心可減少疼痛的發作。此外,要保持心情舒暢,情緒激動或生氣可以誘發疼痛;日常飲食中最好多吃些含有維生素和清熱解毒的食物,口味要清淡,忌辛辣食物,發現原發性疾病,比如高血壓、冠心病要及早治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文/王任飛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