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2018年11月5日的凌晨1點多,7296急診取栓電話的鈴聲打破了原有的寂靜,
“喂,您好!請問是葉新春主任的介入團隊嗎?我父親突然腦梗了,這里醫院大夫推薦盡快找你們!我們馬上轉到你們醫院”。
當天的卒中值班醫師王星智接到電話后立即回復“好的,我們會以最快速度到達急診”并立即呼叫取栓小組……這,已經是本周的第四個取栓了。
不畏辛苦,取栓小組全員出動
11月的徐州,凌晨已經異常的寒冷。
在收到呼叫后,葉新春主任及張衛、沈達勇、杜誠等醫師不畏寒冷,從市區四面八方趕往醫院急診等候。這已經是本周的第四個取栓了,而且都發生在凌晨。可當面對急性卒中的患者,疲乏、困倦都被拋之腦后,因為時間就是大腦。
接診病人后,我們發現患者情況非常嚴重:一是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瓣膜置換術后和房顫病史;二是患者來我院前除了出現右側肢體完全無力以為,已經出現意識改變、小便失禁。到達我院急診時發病時間已有4小時。
大院擔當,立即開通綠色通道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一時間開通綠色通道,患者被緊急安排頭顱CT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左側大腦中動脈可疑高密度影。
葉新春主任結合患者癥狀及體征,診斷患者急性腦梗塞,考慮病因是房顫導致的腦栓塞。此外,患者因既往有心臟瓣膜置換病史,術后長期服用華法林,血INR:1.9(屬于溶栓禁忌)。葉新春主任當即建議患者家屬可以考慮取栓治療,告知患者取栓的風險和獲益。
意想不到的是,患者及其家屬曾經參加過我們的宣教活動,對取栓溶栓有一定的了解,立即要求進行血管內取栓治療。
爭分奪秒,從死神手中搶時間
對于腦梗塞患者來說,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從死神手中爭搶生命。特別是家屬的理解和信任,真正地縮短了我們救治的時間。
患者很快進入導管室。根據造影結果顯示,發現左側頸內動脈末端閉塞,考慮T型血栓。考慮到患者的發病時間和快速進展的病情,葉新春主任表示:“針對這種大血管閉塞的病人,我們真的是在跟死神賽跑,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地開通血管,隨之而來的將是大面積梗塞,患者的預后將是極差的,死亡風險是極高的”。
神經介入,小支架撬動大奇跡
葉新春主任對患者家屬進行了術前耐心的談話,將患者的實際情況及術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對患者家屬進行了闡述。在充分溝通交流之后,患者家屬積極要求取栓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葉新春主任介入團隊依托豐富的經驗并且采用了支架取栓+抽吸技巧,僅用了40分鐘,就實現了患者病變血管的完全再通。這樣不僅為患者的生命安全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而且為患者日后的快速康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得到了患者家屬的由衷認可,并于術后10天能獨立行走,也真正做到了戰勝卒中,高質量回歸社會,再立人生!
患者手術的成功,不僅是手術治療比較及時,同時也離不開各相關科室間的配合。
在患者來到醫院之后,急診科、神經科、影像科、檢驗科和導管室的醫、護、技人員密切配合,開通綠色通道,第一時間進行積極主動的救治,為患者確定診療方案。
在手術的過程中,考慮到患者的病情實際情況,醫生盡可能地對手術方案進行優化,為患者節省了寶貴的搶救時間,對患者進行了親切的人文關懷。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體現著徐醫附院腦卒中中心根據新時期醫院高質量轉型發展要求,積極踐行醫院黨委提出的“1234”發展戰略,努力打造淮海經濟區腦血管病診療高地,切實造福徐淮地區腦卒中患者。
專家簡介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葉新春
留美博士后,南京大學醫學博士,徐醫附院卒中中心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導;博士師從全國神經介入領域著名專家劉新峰教授; 擅長急性腦梗死的介入取栓治療,顱內外動脈狹窄的支架植入治療;江蘇省卒中學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介入神經病學分會委員;江蘇省卒中學會介入神經病學分會委員;中國卒中學會青委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青年委員;首屆科技部卒中臨床研究青年科學家計劃入選人;主持卒中領域國自然課題2項,省自然課題1項等課題10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級期刊Stroke等雜志發表SCI論文20篇;獲省六大高峰人才,省333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省科教強衛青年醫學重點人才,徐醫大青年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徐醫大和徐醫附院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榮獲江蘇省教育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徐州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各一項,參編十三五規劃教材神經病學一部。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