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7月5日一大早,一場生命與時間的賽跑在一個小小的微信病友群上演。
早上7:00,原徐礦總醫院淮海腫瘤醫院兼血液科主任、主任導師陳令松正在上班的路上,手機里的提示音突然響個不停。
陳主任匆忙打開手機,看到自己創建的“健康之友”微信群里一條求助信息特別醒目:“麻煩問一下,有個病人突然眼睛看不見、說話不清楚應該掛什么科?”
除了文字,還有幾條語音信息。陳主任仔細聽了語音描述,憑著職業敏感,他判斷患者很可能是急性腦血管意外,需要緊急救治。
“平臥臉轉向一側,防止嘔吐吸入窒息。”陳主任一邊在群里交待患者注意事項,一邊緊急聯系院內救護車。不巧的是,院內急救車出車沒法趕到救援。隨即,陳主任告知患者自己撥打120急救電話,報清地址。
而另一邊,健康之友群里的另一位專家,徐礦總醫院腦外科李計成主任也看到了這一情況,并在群里表示:“病人如果有腦外情況,我會積極認真救治。”
就這樣,一場生命的接力賽開始了。幾位專家通過微信群,隨時了解患者情況和到院時間,李計成主任安排好工作后也來到急診科等待,做好了救治準備。
8點10分,120救護車呼嘯而至。此時,在陳令松、李計成兩位主任的協調下,徐礦總醫院早已開通了綠色通道。患者被緊急送往急診搶救室,由李計成主任全程陪同做磁共振檢查,初步診斷腦梗死。
眾所周知,腦血管疾病發病危急,錯過最佳救治時間致死、致殘率非常高。在這場生命接力中,微信群起到了關鍵作用,從家屬求助到入院手術,最終脫離生命危險,整個過程只有1小時。
第二天一大早,徐礦總醫院腦外科李計成主任在微信群里向大家報平安,他說:昨天患者經過治療,閉目難立征明顯改善,言語明顯改善,視物模糊明顯改善,仍有復視,我們繼續后續治療希望患者能穩定目前狀態,希望少留后遺癥能自理,目前尚在疾病變化期。
看到這個好消息,群里成員贊不絕口,對陳主任、李計成等幾位專家豎起了大拇指。
目前,微信成為我們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溝通聯系方式,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微信群,它為我們獲取信息提供了便利。在這方面,由專業醫生組建的醫患群、病友群發揮出了更大的價值。很多醫生、患者術前是醫患關系,術后成為微信好友,經常在微信上溝通病情。
說起“健康之友”群,作為群主,陳令松主任建群的最初目的也是如此。采訪中,陳主任說:“最近幾天,已經有三位腦血管疾病患者通過群里咨詢、聯系,送到了院內腦外科,都得到了及時有效救治,這位患者同樣也是我的一個老病號,求助的是他女兒。”
原來,患者在五年前先后患肺癌及惡性淋巴瘤,都是由陳令松主任的血液科團隊治療獲得治愈,后來彼此就成了朋友,平時復查、愈后隨訪等也會通過微信聯系。
據陳主任介紹,健康之友群成員目前已經發展到206人。一開始只有病患、家屬以及本院其他科室的同事和專家,為患者解答疑問,查看化驗單、檢查單,定期發一些疾病科普的文章的等。后來,很多基層醫生也加入進來,又成為了工作學習群,大家共同討論病情,遇到緊急情況時,基層醫院的醫務人員通過微信群聯系醫院專家、進行會診或轉診。
小小的微信群為患者架起了綠色通道,挽救了寶貴的生命,也讓醫生和患者成為朋友、彼此信任,攜手擊退病魔,最終讓患者獲益。
面對患者家屬的多次感謝,陳令松主任的肺腑之言感動著群里的每一個人,他說:“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讓病人以盡可能小的代價(包括經濟及痛苦)獲取盡可能大的收益,是我及我們血液科團隊的永遠追求!病人獲得理想結果是對我們的最好獎賞!能夠得到病人的信任是每個醫者最幸福的事情。”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