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做錯了什么?徐州婦幼保健院兒保專家王仙教大家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1、寶寶正在玩玩具,你有沒有以下行為?(多選)
◎孩子洗臉/換尿布/吃飯等時間到了,立馬去完成這些應該做的事情。
◎趁著孩子玩玩具不走動,趕快喂一口飯。
◎看到孩子抓物動作有些笨拙的樣子,忍不住不停地語言指導,或者動手幫助。
◎看著孩子玩的樣子,實在喜歡,忍不住抱抱、親一下。
◎看見孩子衣領或袖子不夠整齊,順手整理一下。
2、以上行為經常發生嗎?(單選)
◎經常有
◎偶爾有
◎從來沒有
最近一段時間,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兒保所的育兒專家王仙老師,在她個人公眾號里做了這樣一個小的調研。
最終的結果讓她很吃驚,她發現選擇經常有的家長占到90%以上,選擇從來沒有的家長只有1%。
為什么會想到做這個調查呢?王仙老師說,在門診經常會有家長訴說自己的小寶寶注意力不集中,一點小小的動靜都會打擾到他。而且也經常聽到身邊一些家長因為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到學習成績而煩惱。
“孩子為什么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家長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錯誤做法造成的。”王仙說。
什么是孩子的注意力?
王仙老師說,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的專注力,其實從出生就已經有了。新生小寶寶的注意力幾乎都是無意注意。但是,當你在他安靜覺醒時,用慈愛的目光注視他,和他說話,他會緊緊地盯著你,當你緩慢地左右移動,他會追視你的目光,追視你活動的面部。隨著寶寶的一天天長大,他會把小手舉起來,非常專注地研究,一邊看一邊轉動小手,嘴里可能還會發出“o、a”的聲音;當他學會翻身、爬行后,隨著活動范圍不斷擴大,不斷被身邊的物體或玩具吸引,通過努力移動身體去探索和獲取,這些都是寶寶早期注意力的表現。
在他長大一些后,長時間玩一個玩具、挖沙子、畫畫、看一本書,并且樂此不疲,這都是孩子專注力的表現。到了上學以后,專注力會表現在孩子的學習能力上。
四大因素阻礙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中國社會心理學協會調查顯示:有42%的孩子上課時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62%的孩子不能堅持聽課30分鐘以上,20%的人上課經常走神。王仙說,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良好的專注力,但是家長們的一些做法卻成為孩子專注力養成的阻礙。
1、家長性格急躁
雖然家長可能只是希望孩子能夠更有效率,但是急迫的言行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在長期耳濡目染下,孩子也會學著家長說出情緒焦躁的話,一旦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首先想到的不是耐著性子去解決,而是先發一通脾氣再說。
2、考慮事情過于長遠
眼光長遠一些并非是壞事,但是并不代表可以跳過現在。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或者困難,就會提前提醒、干預,或者替他去做,不給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也無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3、過度放任孩子
過度干預不可取,但是沒有家長的引導和監督,過度的自由和放任,對孩子專注力培養也有害無益。比如讓孩子無節制地看電視、玩電子產品等。
4、常常打擾孩子
當孩子很專心地做自己的游戲或者其他活動時,有些家長總是喜歡突然跟孩子鬧一下,或者要求孩子去做別的事情,這對于培養孩子專注力非常不利。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王仙老師說,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需要從小開始。
對于0-1歲的嬰兒來說,培養專注力,首先家長要做的就是不要打擾孩子正在做的游戲,這個游戲可能在你看來,只是盯著一個沒有見過的物體,或者擺弄一個小紙團,或者只是努力用并不靈活的小手抓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需要做到不隨意打擾,不主動幫襯,盡量讓 他自己獨立完成。另外,可以進行一些增強專注力的訓練游戲。如:0—3個月寶寶可以讓他照照鏡子,照鏡子是孩子自我認知的第一個發展;3—6個月的寶寶,家長可以和他玩“躲貓貓”,或經常和他進行語言溝通 ;6個月到一歲的寶寶,就可以教他認識形狀、顏色、聲音;兩三歲孩子可以讓他玩拼圖、搭積木、串珠子等,讓孩子慢慢來,結束后給予表揚。
保護孩子的專注力,我們能做什么?
王仙老師說,家長的一些不良的育兒習慣和做法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而孩子小時候被不幸破壞了的專注力,會大概率地跟隨他直到長大,并且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工作、生活和學習。
那么,從家庭養育方面,要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王仙老師建議家長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心的家庭環境,心安定了,孩子才會安心而享受地去做某些事情。否則,孩子只能惶恐地糾結于各種“不安心”因素,難以專注。
2、每次只拿出一兩件玩具給孩子玩,不要給他太多選擇。
很多家庭給孩子購買很多玩具,選擇多了,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常常會一個玩具只玩幾分鐘就丟到一邊,形成干什么都三分鐘熱度的習慣,不利于專注力的培養。
3、電子產品可以偶爾玩一玩,絕對不能當做電子保姆。
電子產品可以偶爾讓孩子玩,但是家長應盡量陪伴,參與他的游戲,引領他玩得更深入、更長久、更有創意。
4、當孩子癡迷于某項活動或某個事物時,順應他的需求。
當孩子對某項活動產生興趣時,為他提供更多與之相關的資訊、材料、可能的相關活動,讓他跟與其相關的事物關聯,并幫助孩子橫向或者縱向去拓展,發掘出更多有趣的元素,將探索的觸角伸向更多可能的方向。
5、最關鍵的一點:不要隨意打斷孩子。
孩子在專注地做某件事時,比如畫畫、看書、玩泥巴、堆積木、琢磨一家器具時,家長不要隨意去打斷他。
但是,對于日常生活中有時間點要求的活動,例如吃飯、睡覺等,則必須控制,并且讓孩子養成固定習慣。
方法:當孩子在專注游戲或者看書時,家長最好不要馬上打斷孩子的行為,而應采取預告的方式,比如和孩子約好看書或游戲可以到幾點,在時間期限到來之前5—10分鐘,提醒孩子時間快到了。除了口頭提醒外,家長可以使用一些輔助工具,如鈴鐺、鬧鐘等,以免孩子生活作息因為要保護專注力變得不正常。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