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通訊員 于虹 )

科室查房

接受采訪

新生兒撫觸

胎兒監護中央站

產房
近日,徐州市衛計委對全市出生人口基本情況做了通報,二胎出生率再次超過一胎。
二胎的激增,使得產科面臨著以高齡妊娠和瘢痕子宮妊娠相關問題為主的巨大挑戰。徐醫附院產科積極開展新技術、多學科聯合,為危急重癥孕產婦健康保健護航。
讓我們用數據說話。
2017年徐醫附院產科分娩的產婦有3334人,其中高危妊娠產婦的比例高達65%,那么,搶救成功率有多少呢?高達98%!
采訪了徐醫附院產科主任韓秋峪,盡管徐醫附院的醫療技術和搶救水平處于全市領先,但這些急危重癥仍然給產科帶來非常大的壓力。韓秋峪主任表示,為了保障母嬰平安,產科醫護人員嚴陣以待,將進一步提高對危急重癥孕產婦的搶救能力,為淮海經濟區的孕產婦安全構筑生命屏障。
我市去年6.7萬名二孩出生 二胎出生率再次超過一胎
近日,徐州衛計委對全市出生人口基本情況做了通報,徐州市2017年出生總人口12.05萬人,比2016年總量減少0.65萬人,二孩占比達55.66%,上升4.5%,也就是6.7萬多人。
首先,隨著我市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育齡婦女人數呈現逐年減少趨勢。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婦女初婚和初育年齡呈現不斷推遲的趨勢,婦女生育意愿也有所下降。在上述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二孩出生人數占比才會繼續上升。比如2017年,一孩出生人數4.57萬人,比2016年減少1.01萬人。
兇險!產科迎來兩大挑戰——高齡妊娠和瘢痕子宮妊娠
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后,產科面臨著以高齡妊娠和瘢痕子宮妊娠相關問題為主的巨大挑戰。
眾所周知,年齡和生育能力密切相關。韓主任介紹,年齡偏大者的卵泡數目逐漸減少,卵巢功能逐漸下降,卵子質量也在下降,受精卵出問題的概率明顯上升,35歲和35歲以上高齡孕婦妊娠、分娩的成功率低、風險大。各種先天性異常發生率相應增加,胎兒畸形比例升高。高齡孕婦各種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發生率上升,如早產、感染、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糖尿病及產后出血。
“我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身體明明很好,為什么現在會有這些問題?”在門診時,這是韓主任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像這樣的孕婦還不少,她們所說的‘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有的已經過去10年了,這10年里身體狀態發生了變化,可能已經亞健康了。”
在韓主任的印象中,生育二孩意愿比較強烈的是40歲左右的人群,前來咨詢的特別多。這些人大多是70后,家中經濟狀況也較為穩定,政策一放開,他們自然想要“趕末班車”,再添一個孩子。
韓主任補充說,40歲雖然在職場上正值風華正茂,然而對于準備或已經成為準媽媽的女人來說,此時生育能力已經大幅度下降,后代發生染色體異常的風險明顯增加,女性妊娠期發生合并癥和并發癥的概率也在增高。
兇險性前置胎盤髂內動脈介入預置球囊術提高保宮率 為淮海經濟區孕產婦健康保駕護航
懷孕37周的劉女士從社區醫院轉入徐醫附院產科時,醫生告訴她是兇險性前置胎盤,有可能在分娩過程中大出血,大人小孩都保不住。
“當時家屬和產婦的情緒都比較激動,我們產科,自2012年聯合介入放射科開展了兇險性前置胎盤髂內動脈介入預置球囊術,兇險性前置胎盤的保宮率已經大大提高,基本上沒有什么生命危險。”
在對劉女士實施剖宮產手術前,介入放射科進行了髂內動脈球囊預置,以期減少術中出血,為保留子宮創造條件。接著實施剖宮產手術。
手術非常順利,大人、孩子全都健康平安,而且也保住了劉女士的子宮。
為什么兇險性前置胎盤這么危險?上世紀,我國無指征剖宮產率居高不下,殊不知,剖宮產已經埋下了隱患——瘢痕子宮。
獨生子女時代,選擇性剖宮產比較多。“二孩”開放之后,瘢痕子宮引起的妊娠并發癥增多。“不少第一胎剖宮產的女性,術后子宮瘢痕由纖維組織替代,拉伸能力遠不及肌肉,再次懷孕的過程中這些組織拉伸后就有可能造成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甚至子宮破裂等嚴重的并發癥。”韓主任說,目前瘢痕子宮再育的孕婦中,因兇險性前置胎盤等因素造成產后大出血進行搶救的并不罕見,有的為了保命,甚至最終接受了全子宮切除術。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徐醫附院產科對高危孕產婦進行一貫制全程臨床管理,降低孕期風險。并聯合介入科,開展兇險性前置胎盤髂內動脈介入預置球囊術,減少出血量,大大提高保宮率。
懷孕35周突發主動脈夾層 多學科聯合上演生命“接力”
2018年1月4日夜8點,家住九里區、懷孕35周的宋女士,突然胸腹部撕裂樣疼痛,在丈夫的陪同下,冒著大雪,趕到徐醫附院。
“宋女士血壓高達200以上,胸腹部疼痛。”韓主任說,當時高度懷疑患者患有主動脈夾層,經過造影,宋女士被確診為主動脈夾層從胸主動脈到腹主動脈。
“單純主動脈夾層的死亡率達到60%-70%,妊娠合并主動脈夾層,更是九死一生。”韓主任說。
基于病情兇險、危重,急診ICU將患者收入ICU監護以穩定病情,為下一步救治創造條件。接下來,醫生和患者家屬共同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先實施介入手術還是先做剖腹產手術,也就是保大人還是保小孩。
韓主任解釋說,因為剖宮產手術實施過程中,子宮收縮,血壓會飆升,極易造成主動脈夾層破裂,危及大人生命。如果先對患者實施介入手術,全麻等風險對胎兒的健康甚至生命又是一大威脅。
與多位患者家屬反復多次討論了病情后,患者家屬對當前矛盾、緊急的情況表示理解,基于此,多學科醫生再三商量,最終大膽決定:大人小孩同時保!
商定方案后,介入科、麻醉科、影像科、產科、新生兒ICU齊上陣,多學科積極緊密地配合。介入放射科對患者實施了主動脈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術介入治療, 1個小時就完成了介入手術,縮短了全麻時間,盡量減少麻藥對胎兒的影響。
手術完成后,處在全麻狀態的患者立即從導管室推送到手術室,接受剖宮產手術。一環緊扣一環。剖宮產手術還沒開始,新生兒ICU的醫護人員就已經來到手術室等待。新生兒出來的時候心跳有,但是沒有呼吸,臉色青紫,他們為小寶寶第一時間實施氣管插管人工呼吸,在產科和新生兒ICU的陪同下被送往新生兒ICU監護治療。
據悉,這是徐醫附院首個孕婦患主動脈夾層后順利行主動脈夾層手術+剖宮產術的病例,在國內都非常罕見,彰顯了徐醫附院超強的綜合實力。
大大提升搶救成功率 為急危重癥產婦構筑生命屏障
多年來,徐醫附院產科一直致力于探索多學科聯合在產科領域的應用,依靠徐醫附院的強大實力——二十五個江蘇省省級臨床重點專科,也正是因為多學科的完美配合,才有了這樣一個得來不易的數據——急危重癥產婦搶救成功率高達98%。
產科、介入科、急診ICU、麻醉科、影像科、心內科、新生兒ICU,泌尿外科等科室積極配合、聯合會診,全力以赴,保證了急危重癥產婦搶救成功率高。
打鐵還需自身硬,徐醫附院產科非常重視急救能力的培訓,定期讓醫護人員參加產科醫護、遺傳診斷、超聲檢查、圍產期監護等規范化培訓,重點培訓危重病診斷、搶救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從業務水平及應急能力等方面反復培訓及考核,以保證圍產期醫療質量,確保母親安全,兒童優先。
孕產婦發生危急時,常常是突發的,為了增強夜班應對能力,徐醫附院產科在夜班施行梯隊值班,值班中有高年資、多經驗的醫生,這樣可以更好地應對夜間危急情況。此外,他們還安排了聽班,醫務人員保證24小時聯系,隨時可以前來支援。
實力加上努力,2017年,徐醫附院產科榮獲江蘇省婦幼健康重點專科,得到專家團隊們的一致好評與認可。
自由體位分娩、全程管理 提高產婦分娩舒適度, 多措并舉降低剖宮產率
“風險歸風險,我們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而且應該看到,二孩政策也給產科帶來了‘紅利’。”韓主任告訴記者,許多初產婦考慮到將來要生二胎,已經主動提出順產意愿,加上徐醫附院產科非藥物性分娩鎮痛的進一步推廣,剖宮產率進一步下降。
據了解,非藥物性分娩鎮痛儀可以有效減少產婦痛覺,分散注意力,而且不會延長產程時間。還可以讓產婦選擇自由體位待產,有力地促進了自然分娩。
在安全分娩的保證下,徐醫附院產科致力于進一步提高產婦分娩過程的舒適度。從產婦進入產房后,就有助產士一對一地陪護,指導產婦怎么呼吸、補充營養等,同時對產婦進行心理指導,放松產婦緊張的心情。
考慮到產婦家屬焦急等待的心情,徐醫附院產科在家屬等待區設置電子屏幕,家屬通過屏幕可以看到產婦的具體情況,增加產房外的溝通。
在徐醫附院產科,他們還專門引入了分娩球、分娩椅等各種器械供產婦放松練習減輕產程的不適感。“剛剛臨產的產婦其實我們都鼓勵她們起身多做做運動,可以推著支架適當活動,也可以坐在配有球架的分娩球上做運動放松。”韓主任表示,有時候產程有阻滯是因為寶寶的位置不好,改變體位會幫助寶寶轉到合適的位置促進自由體位的分娩。
為了更好地監測胎兒的狀況,2015年底,徐醫附院產科引入了胎兒監護(中央)站,醫生在辦公室就可以了解到在產房中待產孕產婦胎兒宮內的狀況,監測胎動、胎心率等,及時了解產婦及胎兒的基本情況,科學管理產程,出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母兒安全。
這就是徐醫附院產科,他們嚴格遵守“母親安全、兒童優先”這一原則,時刻準備著,全力以赴為每一位媽媽和寶寶提供最規范的醫療、最貼心的服務……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