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部囊腫“揣”了4年,因為害怕手術而遲遲未做治療。說起自己的病情,市民宋先生(化名)可是一肚子苦水,不過日前,他在晨報尋得良方,在徐州仁慈醫院通過超微創治療,“一針”消除了囊腫。徐州仁慈醫院專家表示,目前我國腎囊腫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建議大于4cm的腎囊腫要進行及時治療。
4年前,腎臟發出“維修信號”
3月3日,市民宋先生拿著一份晨報,找到了徐州仁慈醫院超聲醫學科趙躍華主任。他要求:“趙主任,您幫我戳一針吧,我這‘揣’著囊腫4年了,早就想把它‘逐出家門’了!”
今年48歲的宋先生,4年前出現無明確原因的腰背酸痛,到醫院檢查發現左腎部有囊腫,醫生建議手術治療。出于對“拉一刀”的害怕,宋先生一直未采納醫生建議,僅每年定期體檢。然而,隨著囊腫擴張,鄰近器官受到壓迫,最近數月宋先生腰背部放射性疼痛明顯加劇。
前段時間,翻閱報紙的宋先生,無意間看到都市晨報上一篇《恐懼手術3年 仁慈超聲專家靠“一根針”30分鐘定位消除腎囊腫》的文章,頓時眼前一亮。趁著3月3日周六休息,他拿著小心收藏的報紙,找到仁慈醫院尋醫就診。“看到咱們能做微創穿刺介入治療,我想這下可好了,也不用開刀了,就找來啦。”
腰腹部疼痛為腎囊腫臨床主要表現
什么是腎囊腫?趙躍華主任解釋說,腎囊腫是最常見的腎囊性疾病,通俗一點講,單純的腎囊腫可以看做腎表面起了水泡,囊內充滿稀薄的液體,一般1個至數個大小不等,最大者可達10厘米以上。
他介紹,腎囊腫通常為單側和單發,但也有多發和雙側的。囊腫可見于腎臟的各個部位,囊腫多向腎表面生長,呈球形或者卵圓形,光滑,輪廓清楚。腎囊腫較大時使腎外形改變,并壓迫正常臨近正常組織,下極囊腫可壓迫輸尿管引起梗阻、積液和感染。
“腎囊腫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患者側腰腹部疼痛,以脹痛為主。當出現并發癥時,癥狀更明顯,若囊內出血造成囊壁膨脹,包膜、實質受壓,可發生腰部劇痛;繼發感染時,除了疼痛加重外,還有體溫升高及全身不適。”
趙躍華主任說,囊腫隨時間推延而增大或穩定不變,其大小和位置改變對腎及周圍組織會造成繼發性的影響,應當引起重視。
30分鐘,超聲引導下“超微創”消除囊腫
接診后,趙躍華主任為宋先生做了彩超檢查,檢查顯示宋先生的腎部囊腫已長至46mm×62mm大小。在宋先生的主動要求下,辦理入院當天,進行細致的術前準備后,彩超引導下,避開血管,趙躍華主任將“一根針”由宋先生后腰部精準刺入腎部囊腫中心,緩緩抽出囊腫積液,并注入無水酒精硬化劑治療。僅半小時,治療便順利完成。除有點心情緊張外,宋先生表示并沒有感到痛苦。
據了解,近年來,徐州仁慈醫院超聲醫學科不斷引進新技術并應用于臨床,已成功開展數十例超聲引導下微創穿刺介入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使患者免受“刀下之苦”。且由于穿刺針的內徑極小,對患者的傷害微乎其微,幾無痛感,恢復也相當快。
趙躍華主任介紹,目前我國腎囊腫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30—40歲間單純腎囊腫的發生率為10%左右,5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超過25%。
“囊腫會占據所在臟器的一定空間,隨著囊腫的不斷增大,會對周圍正常組織造成擠壓,使原本正常的腎組織發生萎縮、缺血,造成對腎功能的進行性損害,并可出現尿蛋白、尿潛血、高血壓等并發癥,嚴重者還會引起腎功能不全的發生。建議大于4cm的腎囊腫要進行及時的治療。”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