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通訊員 張雪園)3月8日是“世界腎臟病日”。今年的主題為“關注腎臟病,關愛女性健康”,旨在強調女性健康,尤其是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專家提示說,腎臟受到傷害時,大多是“悄無聲息”的,大家應增強對腎臟疾病的防治意識,了解腎臟知識,及早發現腎臟疾病的“蛛絲馬跡”,遠離腎臟疾病的侵襲。
有相當一部分腎臟疾病沒有任何臨床表現
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全球最可怕的“隱形殺手”之一,4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達到9%-10.6%,全世界有100多萬人需要靠透析生存,且正以每年平均8%的速度在增長,數據觸目驚心。
腎臟是一對隱藏在人體腹膜后、肋脊角處的臟器,日夜不停的產生尿液,將新陳代謝產生的毒素排出體外,維持著我們體內水、電解質和酸堿的平衡,同時產生多種激素,在促進紅細胞成熟、強健骨骼和調節血壓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腎臟在受到傷害時,大多是“無聲”的,等到病人出現癥狀時,腎功能往往已喪失大半。
市中心醫院腎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陳茂杰表示,應增強對腎臟疾病的防治意識,了解腎臟知識,及早發現腎臟疾病的“蛛絲馬跡”,遠離腎臟疾病的侵襲。
陳茂杰介紹說,如果出現下面一些表現,提示可能有腎臟疾病,要及時就診。
1、浮腫。浮腫主要出現在雙眼瞼和下肢,睡了一晚上,早晨兩個眼瞼腫了起來,本來是雙眼皮變成了單眼皮,或者小腿有些腫脹,一摁一個坑,這些表現說明腎臟可能有問題了。
2、肉眼血尿。高燒過后,突然出現血紅色的尿液,這也是腎臟病的主要癥狀之一。
3、尿頻、尿急、尿痛。每次排尿一點點,且排尿時刺痛、燒灼感。很可能患上了泌尿系感染,嚴重的還會發燒、食欲不振、惡心嘔吐。
另外,生長遲緩、長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尿增多,血壓升高出現頭暈、頭痛,面色蒼白、灰暗等,這些都可能是有慢性腎臟疾病。
陳茂杰主任提醒說,有相當一部分腎臟疾病沒有任何臨床表現,而且發展緩慢,嚴重者甚至逐漸出現腎功能減退。大家應重視“腎臟體檢”,定期體檢是發現慢性腎臟病,尤其是無癥狀的慢性腎臟病最有效的方法。常見的檢查項目有:①尿常規,可檢測出患者的尿液中是否存在紅細胞、白細胞、蛋白及管型等異常情況。②24小時尿蛋白定量,在尿常規發現尿蛋白陽性后,通常應對尿中蛋白質進行定量,如果數值超過150毫克,則提示存在腎臟病。③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比尿常規敏感,是判斷早期腎損害的敏感指標之一,尤其適用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及妊娠高血壓相關腎損傷等疾病的早期篩查。④血肌酐,反映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但不敏感,一旦異常,說明腎功能已經喪失了一半多。⑤腎臟彩超,急性腎損傷常表現為腎臟增大,慢性腎臟病通常表現為腎萎縮、腎皮質變薄、內部結構模糊等,有助于醫生對疾病的急慢性做出判斷。
其次,還應重視高危人群的篩查。健康人通常需要一年檢查一次尿常規和腎功能,而高危人群則至少每半年檢測一次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及腎功能,以便早期發現腎損害。這些高危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病患者、代謝性疾病患者(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長期服用腎毒性藥物的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孤立腎患者,以及有腎臟病家族史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等。
總的來說,要知道腎臟是否健康,必須定期體檢,只需要通過簡單尿液、血液和超聲檢查,以及血壓的測量,就可明確是否患有腎臟病。即使已經患上慢性腎臟病,經過早期積極治療,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其進展。
五個壞習慣最傷腎
據統計,約有70%左右的腎炎病人發病與長期的過度勞累有關。因為人在疲勞狀態下,加上工作、精神緊張,特別容易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經常如此會導致反復的細菌、病毒感染,增加出現免疫反應的機會,容易導致上呼吸道感染、腰酸腰痛、腿腫、眼瞼浮腫、蛋白尿,甚至導致血壓升高、頭暈等表現,最終發生腎臟損害。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對腎臟產生不利影響。分別是:
一、熬夜
工作經常熬夜似乎成了一種習慣,夜生活的豐富也讓很多人流連忘返。熬夜不管對男人還是女人都傷害很大,進而造成腎虛。
二、縱欲過度
長期過度縱欲會傷了腎精,導致腎臟受到傷害。
三、憋尿
有些人因工作忙而長時間憋尿。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細菌,細菌會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這類感染一旦反復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愈。患者不僅會出現腰酸背痛、尿頻尿急等癥狀,還可能發展成為急性尿毒癥。
四、濫用壯陽藥
很多壯陽藥都含有腎毒性的成分,不僅會嚴重損害腎臟,有一些甚至對其他器官造成傷害。同時,一些抗生素、消炎鎮痛藥都具有較大的腎毒性。在服用時一定要遵循醫囑。
五、不愛喝水
腎臟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生成尿液,當人體內水分過多或過少時,由腎臟對尿量進行調節,保持體內水分平衡。臨床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等都和長時間不喝水密切相關。充分喝水可稀釋尿液,保護腎臟,有利于充分排出廢物和毒素。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