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學畢業以后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26歲的小趙(化名)郁郁寡歡,后被診斷為抑郁癥。
在當地醫院治療以后,小趙的抑郁癥狀消失了。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卻又變得異常容易激動,談話滔滔不絕,每天興高采烈,脾氣漸漸暴躁,不得不再次治療。
在東方人民醫院,小趙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也就是所謂的躁狂抑郁癥。
抑郁癥狀不見了,人卻變得異常急躁
小趙是一位26歲的年輕小伙,長相帥氣,人也挺有才,心氣很高。小趙大學畢業后,一直未能找到理想中的工作單位。
為此,小趙感覺到心理壓力非常大,也非常焦急,他開始變了,整日情緒低落,郁悶不樂。從這時開始,一切事物在他眼里都是悲觀絕望的,他變得不愛說話,甚至懶得動,常常在床上一躺就是一整天,睡不著也不想起,家人和朋友怎么勸說都不愿外出,覺得自己過得很失敗,未來沒有希望。每天晚上還睡不好覺,人變得特別憔悴。
在家人的陪同下,小趙來到當地一家醫院就診,通過各項檢查以及心理測驗,被診斷為“抑郁癥”,醫生開具了西酞普蘭治療。半月后,小趙的情緒明顯好轉,家人以為治療已經結束,也不再到醫院復查了。
但是,讓家人沒想到的是,過了大約一個月后,小趙的身上又開始出現其他癥狀。
他開始愛和別人聊天,說話夸夸其談、滔滔不絕;睡得很少,整夜只能睡2-3小時,卻有旺盛的精力;好激動,常因一點小事和別人吵起來;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小趙變得異常自負,常在別人面前自夸自贊,總說自己才高八斗、相貌出眾,有多少女孩子追求自己,又有無數的財富可供揮霍。自己家境一般,卻反復跟家人要錢亂花,好交友請客吃飯,說自己請客的對象就是今后自己生意的資源。在他眼里,沒有他做不成的事。不聽家人勸說,責怪家人沒有文化,時常對家人發脾氣。
面對脾氣暴躁的小趙,家人無法和他溝通。眼看小趙這樣根本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家人決定再送小趙就醫。這次,他們來到了東方人民醫院。
這是一例典型的雙相情感障礙
在東方人民醫院,專家王廣法接待了小趙。
經過病史采集及精神檢查綜合分析,王廣法明確診斷小趙出現了“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
這一次,小趙選擇了住院治療。開始時,家人不理解,認為躁狂發作是原來的醫生治療不當,“治成了躁狂”,經過醫生反復解釋,家人才對病情慢慢理解了,并積極配合治療。
王廣法醫生調整了小趙的治療方案,將治療藥物改換為丙戊酸鈉聯合喹硫平,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治療,小趙的情緒有了明顯緩解,也不沖動了,對自己發病的過程有了新的認識,能夠意識到自己發病的時候許多想法不切實際,但是當時自我感覺非常了不起,別人說的都聽不進去。
堅持配合治療近三個月,小趙的情緒一直很穩定。
應激性生活事件或其他精神創傷是誘因
針對小趙的情況,王廣法表示,從精神病理上分析,這是一例非常典型的雙相情感障礙病例,也稱躁狂抑郁癥。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其特點是情緒高漲(躁狂)和情緒低落(抑郁)反復交替發作,通常起病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
躁狂發作時,患者會呈現出典型的“三高”癥狀: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活動增加。抑郁發作時則相反,患者興趣減退甚至喪失,時常感覺生而無望,有無助感,自我評價過低,感到生活沒有意義,常有自殺傾向。
雙相障礙的兩種癥狀交替發作,躁狂發作通常突然起病,一般持續2周到5個月;抑郁發作持續時間更長,平均6個月。多數患者發作間隙期基本正常。本病的發作通常有應激性生活事件或其他精神創傷的誘因。小趙之所以出現躁狂抑郁癥癥狀,與他大學畢業后工作落實不順利有著直接關系。
雙相障礙病情復雜 容易誤診誤治
據介紹,雙相障礙是一種比較復雜的疾病,而且很容易誤診誤治,容易引起患方的不理解和醫患糾紛。
小趙的病情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開始發作時只表現為抑郁,治療好轉后又出現反向的躁狂發作。家人第二次送診時就因為對病情不了解,從而對既往的治療不理解,并指責醫生用錯藥。
王廣法提醒說,出現精神類疾病,應及時找精神科專業醫生確診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加重治療難度。臨床治療過程中,多和專業醫生溝通,讓醫生及時了解病情的變化,根據病情合理調整藥物,堅持規范治療,一定能夠戰勝疾病。
如何預防復發,王廣法總結了六大口訣:1.藥物治療需堅持;2.家庭關愛不可少;3.心理治療減壓力;4.提高患者應對力;5.定期復診要記牢;6.復發癥狀早識別。
本期專家: 王廣法 主治醫師,東方人民醫院精神二科副主任,徐州醫科大學兼職講師,長期從事精神心理科臨床一線的診治及醫學院帶教工作,曾參與省級科研課題一項,在廣州白云心理醫院進修學習心理治療。對男性重性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心境情緒障礙等常見疾病的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門診時間:周一全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