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近日,7月《“科學”流言榜》發布,其中“過午不食”被專家列為排名第二的7月流言。根據網上流傳的說法,過了中午不吃飯有助于減肥。對此專家指出,如果盲目聽從這一傳言,可能會患上胃潰瘍,而在我市已經有相關的病例發生了。
病例 餓了4個月患上胃潰瘍
從今年年初開始,35歲的羅女士覺得自己胖了,身材有點走樣。為了減肥,她嘗試過很多辦法,但成效都不明顯。不過自從她發現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轉發“過午不食”的減肥方法后,她打算試一下。
按照網上的說法,“過午不食”大概意思是“正午”(11時到13時)以后,直到次日黎明,都不再進食了。在很多減肥人士心中,“過午不食”看成“減肥良方”。甚至有人當它是“養生秘法”,并多年堅持。
于是,羅女士每天兩餐的進食時間在早上5點以后到下午1點以前,吃完午餐之后,羅女士就不再吃任何飯菜食物,晚上有時就會喝點水或者吃水果,水果也是要榨成水果汁。最初一段時間堅持有些困難,但羅女士硬撐著熬過來了。
在堅持4個多月后,羅女士的體重減輕了七八斤,這讓她很高興,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麻煩事。
前段時間,羅女士晚上睡覺時,感覺到胃痛。向來胃都很好的她起初沒在意,但一天晚上實在痛的忍不下去了,她來到醫院進行檢查。胃鏡檢查后發現羅女士胃酸腐蝕了胃壁,導致胃潰瘍。
事實上,聽了這一說法,開始減肥養生的不止是羅女士。
38歲的陳先生是一家公司白領,工作的忙碌讓他身材嚴重走樣。當了解到朋友們都在進行“過午不食”的養生方法時,陳先生也打算試一試。
根據這種養生理念,陳先生不再吃午飯,晚飯也以水果代替。堅持了大概5個月后,體重雖然有了明顯下降,但是有一天朋友聚會吃飯時突然肚子劇烈疼痛。
在醫院做了胃鏡檢查后,陳先生被診斷為胃潰瘍。
無獨有偶,市民劉小姐為了減肥曾經也“過午不食”。劉小姐之前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意,希望能減輕5公斤。“我聽朋友說,過午不食既能減肥,又能養生。”劉小姐認為,現代人營養充足,有些還過剩,晚上少吃一餐不僅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反而對身體更好。
剛開始幾天,劉小姐到了晚上餓得難受,后來漸漸習慣了,體重因此減輕了一些。“不過晚上看到別人吃飯,我還是會想吃。”最終,她堅持了1個多月后放棄了。“晚上不能和朋友聚餐,太辛苦了,而且自己也總是感覺沒吃飯,到了晚上難受。”
在受訪的多家醫院消化科醫生看來,因為聽信“過午不食”而導致胃部出現問題的病人,最近兩年明顯增多。而且這部分病人中以女士居多,年齡普遍在30歲左右,這些人群在采用“過午不食”的方法后,體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卻因為采用了不適合自己身體的減肥方法而付出了代價。
專家聲音
“過午不食” 養生還是“害生”
知名營養學家商學兵指出,“過午不食”是佛家的理念,是佛陀為弟子制定的戒律,主要是為了讓弟子不貪口欲。同時中醫里有“過午不食”的說法,這在古代有傳統,但是現代人不宜照搬。
“如患有糖尿病、甲亢、胃病等疾病的人,不能過午不食,否則可能會引起病情發作,影響身體。”商學兵說,如果是運動量很大的人,因為要消耗不少能量和精力,不吃飯肯定會對身體有負面影響,這些人就不要“過午不食”了。
從專業的角度講,胃酸、胃泌素等分泌是有規律的,一日三餐到點就會分泌,這是人類多年進化的結果。平時的胃酸等消化液主要是來消化食物的,如果不吃食物,胃酸就會消化自己的胃黏膜,進而對胃造成損傷,出現潰瘍。
受訪的消化科專業醫務人士指出,出現胃潰瘍后,也不要慌張,一定要根據醫生的方案進行治療。“同時要摒棄所謂的‘過午不食’飲食方法,恢復到正常的飲食狀態。”市一家醫院消化科王醫生介紹說,胃潰瘍患者首先要對受損的胃粘膜進行修復,多吃雞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另外飲食上要以軟飯為主。
那么究竟能不能通過“過午不食”來減肥呢?王醫生認為,要因人而異,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午后不進飯菜而以水果為主。此外,不愛運動的人以及“管不住嘴”的“吃貨們”適合過午不食。
“醫學上有細胞自噬理論,去年該理論獲得諾貝爾獎。道家宣傳的‘辟谷’斷食理論與這一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王醫生進一步解釋稱,這個理論說的就是細胞饑餓時會吃掉自己體內的無用或者有害物質。因此市民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輕斷食法”。
資料顯示,所謂輕斷食法指的是一周內有5天正常飲食,有兩天低能量進食。低能量進食不是不吃飯,而是一日三餐正常吃,只是每頓食物的能量比平時低,如蔬菜、水果、酸奶等。這樣既照顧到了胃酸的分泌規律,又有利于減重和養生。文/記者 黃亞
■新聞鏈接
如何養胃?
胃病不是小問題,然而是藥三分毒,醫生建議最好選擇食療方式去改善胃問題。民間流傳很多養胃的方法,比如多喝粥、多喝牛奶等,這些方法究竟靠不靠譜?我們請來一些專家幫我們鑒別。
養胃秘方一:稀飯養胃
吃稀飯能促進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但是對于胃酸分泌過多經常反酸的人而言,吃稀飯不但不養胃反傷胃。這類人可以適量多吃一些饅頭、包子、面條等面食,面食屬堿性,有助于減少胃酸過度刺激導致的胃病的發生幾率。對于一般人而言,長期過度喝粥,會造成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胃壁易損傷。
養胃秘方二:姜汁撞奶
傳統的觀念認為姜能暖胃,而牛奶能中和胃酸,對養胃有幫助。不過,消化性潰瘍患者和飲牛奶后即出現腹瀉的人不宜喝牛奶。而姜是刺激性食物,過量食用會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適或加重病情。因此要適度。
養胃秘方三:飯后喝湯
飯前先喝幾口湯,將口腔、食道潤滑一下,可以防止干硬食品刺激消化道黏膜,有利于食物稀釋和攪拌,促進消化、吸收。最重要的是,飯前喝湯可使胃內食物充分貼近胃壁,增強飽腹感,從而抑制攝食中樞,降低人的食欲。相反,飯后喝湯是一種有損健康的吃法。一方面,飯已經吃飽了,再喝湯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另外,最后喝下的湯會把原來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釋,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養胃秘方四:嚼蜂蜜窩
蜂蜜里含有很多低聚糖,能促進人體腸胃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長,這些有益微生物的代謝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保持腸胃的微生態平衡。但是蜂蜜窩有沒有這樣的養生功效臨床還沒有論證過,而且衛生問題也需要注意,糖尿病患者也不適合。所以建議還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蜂蜜。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