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5月8日,徐醫附院骨質疏松科聯合徐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召開啟動大會,正式啟動徐州市骨質疏松雙向轉診體系,并對徐州市社區全科醫生開展了骨質疏松防治能力培訓。
徐醫附院骨質疏松科主任辛力博士介紹說,骨質疏松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且晚期致殘、致死率高;但普通民眾對骨質疏松的重視程度不夠,治療重于預防;既往徐州市沒有骨質疏松專科,各醫院對骨質疏松的診治體系分散,不深、不精。基于以上三點現狀,今年1月14日,徐醫附院成立了徐州市首家骨質疏松專科,更專業系統的進行骨質疏松的預防和治療。
今年4月,國務院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分別下發了關于開展健康骨骼活動的相關文件,徐醫附院骨質疏松科作為徐州的骨質疏松專科,并于5月初積極響應并依照國家新文件精神,和徐州市疾控中心密切合作,在國內率先正式運行骨質疏松雙向轉診體系,“這將是我國骨質疏松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
我國超過2億人患骨質疏松癥 居50歲以上女性致死原因榜首
在5月8日徐醫附院骨質疏松科與徐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舉辦的啟動大會上,骨松培訓主講人是徐醫附院骨質疏松科主任,年僅38歲的辛力博士。他是徐州市首家骨質疏松專科的創始人,除了有留美的訪學背景,還有我國骨質疏松及中老年骨病專業博士、美國骨質疏松學會全國委員、北美脊柱外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分會全國青年委員、國際骨檢測學會認證醫師等多個頭銜。
“骨質疏松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慢性病,現在我國有超過2億的人群患有骨質疏松。”辛主任介紹說,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觀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的脆性加大及骨折危險性增高的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癥狀是骨痛,尤以腰背痛最常見。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并發癥,骨質疏松骨折常見部位是脊椎、髖部和前臂遠端,髖部骨折的危害性最大,椎體壓縮性骨折引起駝背和身材縮短。
有關骨質疏松的數據著實驚人。“女性一生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總和,男性一生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性(13%)高于前列腺癌;5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50%的女性、30%的男性會發生骨質疏松;骨質疏松是50歲以上女性致死的首要原因;80%的骨科骨折住院病人,是由于骨質疏松引起的。”
“但因為此病早期癥狀很不明顯,2/3的患者往往沒有任何不適,即使有的,不適感也較輕,往往被忽視,一旦到了晚期,產生病理性骨折,治療費用高,而且患者疼痛難忍,因此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辛主任說,骨質疏松性骨折極難醫治,且治療后容易再發二次骨折,如治療不正規,骨折后一年內會有50%患者再發二次骨折,20%會因此過世,更多人則會留下終身后遺癥,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和預期壽命。“像其中一種骨質疏松性骨折——髖部骨折后1年之內,死于各種合并癥者可達20%,而存活者中約50%致殘。”
徐醫附院骨質疏松雙向轉診——家門口的專業診療
正是由于骨質疏松癥雖然發病率、致殘、致死率高,但隱匿性強,檢出率低(三高一低)所以百姓對其重視程度不夠,且就醫時沒有獨立的專科,很多患者的早期預防篩查情況和發病后治療效果都不盡人意。
以往骨質疏松沒有專門的科室,對其診斷治療體系也比較分散,不深、不精。”辛主任說,為了更深入細致地對骨質疏松進行專業化的的預防和治療,今年1月14日,徐醫附院成立了骨質疏松專科。“這在省內和市內都是開創性的,在全國是第三家從西醫角度防治骨質疏松癥的專科。
今年4月初,國務院發布《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要求開展健康骨骼活動,積極推進慢性病的分級診療;4月22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導、中華醫學會骨松分會主辦的“全國骨質疏松診療中心地圖”在滬正式發布,提出“做好骨質疏松及骨質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篩查和識別”。徐醫附院骨質疏松科積極響應,并于5月初,率先正式運行骨質疏松雙向轉診體系。
“雙向轉診”,簡而言之就是“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積極發揮大中型醫院在人才、技術及設備等方面的優勢,同時充分利用各社區醫院的服務功能和網點資源,促使基本醫療逐步下沉社區,社區群眾危重病、疑難病的救治到大中型醫院。
辛主任把骨質疏松雙向轉診體系流程分為四個步驟。
一、準備:社區醫生進行骨質疏松相關知識和軟硬件的培訓,用于記錄社區居民的篩查結果;
二、篩查:針對50歲以上人群,通過問詢、一分鐘自測題、自我篩查工具以及超聲骨密度檢查,進行初步篩查;
三、轉出確診:對滿足骨質疏松性骨折、一分鐘自測題為強陽性、自我篩查工具檢查結果為高風險、超聲骨密度檢測T≤-2.5其中任意一條的人群,叮囑其自行去徐醫附院骨質疏松專科確診;
四、轉入長期治療:對確診患者制定1年以上的初步治療方案后,轉回社區醫院,并長期隨診。
“這是建立在專科基礎上、來到家門口的高端診治。徐醫附院骨質疏松科是我國率先正式運行骨松雙向轉診體系的專科,這也是我國骨質疏松發展史上重要的轉折點”辛主任說。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癥?
補充鈣和維D、適量運動、多曬太陽
辛主任介紹說,老齡、女性絕經、母系家族史、低體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煙、過度飲酒、飲過多咖啡、體力活動缺乏、制動、飲食中營養失衡、蛋白質攝人過多或不足、高鈉飲食、鈣和/或維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攝人少)、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和應用影響骨代謝藥物等,這些都是引起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
辛主任特別提醒,女性更年期前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會加速骨量流失,是骨質疏松形成的重要原因。人體骨密度在30~35歲時達到峰值,之后便會逐年緩慢下降,而絕經會使女性激素水平降低而導致骨密度突發的斷崖般下降。所以圍絕經期要特別注意預防骨質疏松。另外,過分追求苗條、刻意減肥的女性也更容易出現骨質疏松。
“很多百姓誤以為骨質疏松癥是自然老化,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而是一種慢性疾病。好消息是,骨質疏松及其導致的骨折是可防、可治的,及早預防可以避免骨質疏松及其骨折。” 辛主任強調,預防骨質疏松癥意義重大,不僅能讓患者減少就醫花銷( “投入1元進行前期預防,可避免后期因骨質疏松引起骨折所產生的10-20元的就醫花銷”),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患者減少痛苦,提高運動協調能力,大幅提高生活質量和預期壽命!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辛主任建議:要攝入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推薦50歲以上婦女每天至少攝入1200 mg元素鈣、多曬太陽、每天適量運動、不吸煙、不過度飲酒、預防跌倒。
評估骨質疏松風險的方法較多,辛主任介紹兩種較為準確、便捷的自我評估方法,供大家參考:
► 國際骨質疏松癥基金會(IOM)骨質疏松癥1分鐘測試題
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會傷到自己的骨骼?
您父母有沒有過輕微碰撞或跌倒就發生髖部骨折?
您是否經常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強的松”等激素類藥物?
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輕時降低了3cm以上?
您經常大量飲酒嗎?
您每天吸煙超過20支嗎?
您經常腹瀉嗎?(消化道疾病或腸炎引起)
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歲以前就絕經了?
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除了懷孕期間)
男士回答:您是否有過陽痿或性欲缺乏這些癥狀?
只要其中有一題回答結果“是”,即為陽性,意味著骨質疏松癥高風險。兩題回答為“是”,即為強陽性,建議轉至徐醫附院骨質疏松科進行正規診治。
►亞洲人骨質疏松自我篩查工具(OSTA)
OSTA指數 = (體重-年齡) ×0.2
如果結果> -1,說明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比較低;如果結果在-1和-4之間,是中風險;如果結果< -4,說明是高風險,建議轉至徐醫附院骨質疏松科進行正規診治。
徐醫附院骨質疏松科
專家門診時間:周三、周六全天
地點:徐醫附院本部門診二樓西骨科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