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從原先的大魚大肉,到如今的稀飯白粥,50歲的李先生在3個月內減重近10斤。然而,他的減重并非刻意控制飲食,而是吞咽困難所致。日前,他被確診為食管里長了個腫瘤,在徐礦總醫院接受了內鏡治療,吞咽困難問題得到解決。
食管里長瘤男子吃不下飯
李先生今年50歲,是安徽碭山人。3個月前,他感覺吃東西有些費勁,像是葷肉、饅頭、烙餅等食物,哪怕咀嚼再細也覺得很難下咽。“一吃點東西就覺得堵得慌,害得我飯也吃不好,只能喝點稀粥之類的,時間一長就瘦了不少。”
李先生說,原本以為可能是到了一定年紀,吞咽功能就會不如以前,也就沒把這個事看得很重,只是告訴家人自己沒胃口。可最近這半個月,他的吞咽困難更嚴重了,連喝米糊都覺得噎得不行,只好到當地醫院做了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李先生的食管上端有個突出,結合病癥判斷,應是一個食管平滑肌瘤。據介紹,人的食管直徑約在1.5厘米-2厘米左右,而這個腫瘤差不多占據了管腔的2/3。“怪不得吃不下飯呢,食管都快被瘤子占滿了,當然會影響吞咽了!”
醫生說,李先生的這個瘤子雖說是良性的,但不及時處理很可能會繼續增大,加劇吞咽障礙,另外,瘤子也會有惡變的潛在風險。針對李先生的這一情況,醫生建議其開刀手術。
內鏡下取出“小雞蛋”腫瘤
一聽說要開胸手術取出瘤子,李先生有點接受不了。“人都說開刀特別傷元氣,尤其你這刀子還是從胸部開…”很快,他轉院到了徐礦總醫院繼續治療。
徐礦總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朱蘇敏主任介紹說,食管平滑肌瘤雖為良性,但有惡變傾向。所以除了直徑在2厘米以下、無任何癥狀的小腫瘤,或是患者因老弱、心肺功能低下等身體條件不適合手術者外,一經診斷均應手術治療。不過外科開胸手術的缺點也很明顯,創口大,費用高,住院時間長,恢復也慢,而且為了取出腫瘤可能會對食管和胃造成一定損傷。“不過我們臨床已經在開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也就是ESD手術,這種方法不用開胸,在胃鏡下手術,就能從口腔進入把整個腫瘤完整取出。”
聽到朱蘇敏主任的介紹,李先生很爽快地同意接受治療。4月7日,徐礦總醫院為其安排手術。主刀醫生是該院的特聘專家——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醫學中心主任繆林。手術大約1個小時結束,取出的腫瘤約4厘米左右,像個小雞蛋。
術后3天,李先生按照規定禁食。4月11日起,他開始嘗試進食流質食物。據介紹,1個月后,他的食管將會恢復如新,緩慢恢復正常飲食。
繆林主任指出,大部分的早期消化道腫瘤都能夠在內鏡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開胸手術的痛苦。另外,很多消化道腫瘤因癥狀較輕或無癥狀常被忽視,他提醒大家:如果出現吞咽困難,伴有上腹部不適、反酸、暖氣及食欲不振等癥狀,最好及時就醫檢查。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