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近日,SHE成員任家萱在燒傷六年后通過微博發文感激照顧過她的醫護人員,2010年任家萱在拍攝《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時因發生爆炸被燒傷,燒傷面積達54%,有近40%是三度灼傷,因其創面太大,做了3次植皮手術。這次燒傷過后,她的全身留下了相當多的瘢痕,這也成為了這些年始終伴隨著她的話題。據悉,皮膚瘢痕問題一直是國際醫學界的難題,因各種原因使皮膚留下瘢痕的患者非常痛苦。
記者了解到,從成立至今,徐醫附院燒傷整形科已經成功救治了近百例燒傷面積大于80%的患者和燒傷后嚴重瘢痕畸形的患者。
昨日,記者走訪了徐醫附院燒傷整形科,對話科主任張遠貴,從事燒傷整形專業20多年的他表示,近年來,隨著放射技術、激光技術、手術方法等的改進和提高,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在瘢痕防治上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專家解讀:
多種先進手段解決瘢痕防治難題
張遠貴,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碩士,從事燒傷整形專業20多年,天天接觸的就是各種燒傷、燙傷、凍傷,還有各種皮膚外傷、感染、體表腫物、瘢痕、皮膚潰瘍的病人。擅長燒(燙)傷、電擊傷、燒(燙)傷瘢痕治療,皮膚軟組織腫瘤,創傷后淺表器官缺損的修復和再造等整形外科技術。當了這么多年的燒傷整形科科醫生,他感觸最深的是病人來的第一句話是“醫生,會不會留下瘢痕?”每當這個時候,他總要不厭其煩地向病人解釋:先保命,瘢痕以后再修復。
“不要以為燒傷燙傷離我們很遠,生活中處處存在這些隱患。”張遠貴主任語重心長地說。熱水、燃氣灶、電源等,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都是身邊存在的隱患,就連小小的熱水袋、暖寶寶用的時間長了都會造成低溫燙傷。
瘢痕,也稱疤痕,是皮膚損傷愈合過程中,膠原合成代謝機能失去正常的約束控制,持續處于亢進狀態,以致膠原纖維過度增生的結果,是人體創傷修復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產物增生癥。
張遠貴主任介紹說,瘢痕一般分為四類,第一種是表淺性瘢痕,一般無功能障礙,隨著時間的推移,瘢痕將逐漸不明顯。第二種就是增生性瘢痕,損傷累及真皮深層,增生瘢痕往往延續數月或幾年以后,才漸漸發生退行性變化。第三種即萎縮性瘢痕,累及皮膚全層及皮下脂肪組織,容易破潰而形成經久不愈的慢性潰瘍。如長期不愈合,潰瘍晚期有發生惡變的可能,同時,其具有很大的收縮性,可牽拉鄰近的組織、器官,而影響外觀甚至造成嚴重的功能障礙。第四種是瘢痕疙瘩,其一般不發生攣縮,除少數關節部位引起輕度活動受限外,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礙,“瘢痕增生期幾乎讓患者苦不堪言,而后的萎縮期又使患者面目全非,嚴重影響功能導致功能障礙,造成患者身心極大損害”。
采訪中,張遠貴主任強調說“凡是影響美觀和人身體正常功能的瘢痕一般需要治療。選擇適當的治療,使瘢痕局部的外觀和功能得到改善。”
談到瘢痕的治療,張主任表示,瘢痕治療的方法非常多,在醫學上一般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壓力、放射、藥物、中藥、康復等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包括:瘢痕切除、切除后皮片、皮瓣移植和組織擴張器應用等,“隨著放射技術、激光技術、手術方法等的改進和提高,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在瘢痕防治上取得了重要進展。”
采訪中,張主任告訴記者,預防瘢痕的根本點在于盡可能地減少創口的第二次創傷,促使創口早期一期愈合。這包括創面的處理、擇期手術患者的病例選擇、精細的手術操作技術和妥善的術后處理等,“瘢痕的治療是非常棘手的,很難獲得非常滿意的成果。從理論上講,瘢痕一旦形成,即使采用最精細的手術方法,也只能使其得到部分改善,而不能徹底根除。因為每一次手術,都是一次新的創傷,因此,采取各種措施,最大限度地預防瘢痕形成,與瘢痕的治療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特色治療:
腹部帶蒂皮瓣移植:避免傷者截肢厄運
張遠貴主任向記者介紹了一個病例,足以代表徐醫附院燒傷整形科的技術水平。家住大廟的黃女士,工作中右手被機器擠壓撕脫,造成嚴重的熱壓傷,4根手指的指背、指側肌肉斷裂,指關節腔外露。先后去兩家醫院求診,都被告知要截肢,最后轉到徐醫附院燒傷整形科救治。“患者的傷勢非常嚴重,4根手指只剩下骨頭和一點殘余的肌腱,我們首先給她進行清創處理和肌腱的縫合。”張主任說,為保住傷者的右手,醫生最后采取了腹部帶蒂皮瓣移植術方案,在傷者的腹部取一塊帶蒂皮瓣,覆蓋在受傷的右手創面上,經過3周,再將4根手指兩兩分離開,然后再過1—3個月,將4根手指完全分離開。“由于手指臃腫,后期又為傷者做了局部修復。整個治療非常成功,傷者不僅保住重要的右手,半年后手部功能也基本恢復。”
實力:
總治愈率達98%以上
徐醫附院燒傷整形科始建于1990年,20余年來共收治各類燒傷、整形和其它疾病病人數萬例,總治愈率達98%以上。
徐醫附院燒傷整形科,緣何受到患者的青睞?
張遠貴主任給我們作了簡單的介紹,科室目前由燒傷、創傷矯形、肢體重建、醫學整形和器官再造五部分組成,在重度、特重度大面積燒傷、特殊化學燒傷、小兒燒傷.熱擠壓傷、皮膚軟組織撕脫傷、糖尿病足病的治療與臨床研究方面均與國內先進水平達到同步。科室擁有高級職稱3人,中初級職稱3人。
記者了解到,徐醫附院燒傷整形科專門設有換藥治療室、燒傷層流病房和普通病房等。同時,科室設施先進、齊全,引進美國ZIMMER電動取皮刀、軋皮機、多普勒血流探測儀等先進設備。
有些病人在車禍、火災等意外中肢體受到嚴重損害,為了生命安全不得已選擇截肢。張遠貴主任向記者介紹說,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通過皮瓣、肌(皮)瓣、軸型皮瓣的應用,結合血管吻合技術的開展,在肢體重建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使許多病人避免了截肢的命運。
堅實的理論基礎,先進的醫療設備、豐富的經驗、專業精細的外科技術,使每個病人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有了這些作保障,患者青睞徐醫附院燒傷整形科,便不難理解了。
據悉,燒傷整形科目前主要涉及各種燒燙傷和后期整形及人體體表組織、器官的缺損與畸形等治療,具體范圍包括:
1、燒燙傷、化學燒傷、電擊傷、皮膚軟組織外傷如擠壓傷、撕脫傷和爆炸傷等。
2、先天性畸形和疾病所致畸形。胚胎發育或成長過程中發生的形態或功能缺陷,如顱面畸形、外生殖器畸形及四肢畸形,疾病所致畸形等。
3、各種原因引起的瘢痕畸形、功能障礙。瘢痕疙瘩綜合治療,采用手術、藥物、射線去除難治性瘢痕疙瘩。
4、創傷所致淺表器官缺損的修復和再造。由于機械、化學、溫度、放射、感染等損傷引起的人體組織器官的形態和功能損壞,如瘢痕、眼瞼、耳、鼻、乳房、陰莖等修復和再造。
5、皮膚缺損、慢性潰瘍和體表腫瘤等治療。各類腫瘤切除后及組織缺損的修復,如巨痣、血管瘤、淋巴管瘤、神經纖維瘤、皮膚癌、糖尿病創面、骨和內固定外露和壓迫性潰瘍(褥瘡)等修復和重建。
6、眼瞼、耳、鼻、乳房、陰莖等整形。各部位形態的再塑造以達到個性的自然和諧美及功能加強。
健康提醒:
注意嬰兒身上的紅色“胎記”
一個月前,高先生僅一個多月大的寶寶左側臉上的紅斑竟然發生擴散,后經醫生檢查發現,寶寶臉上的紅色“胎記”原來是“血管瘤”。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后,小寶貝的血管瘤已經不再生長,而且消退明顯。
張遠貴主任提醒家長,對于“紅胎記”,家長要多留心眼,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期。據張主任介紹,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大多數在出生或出生后不久時便顯現,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在出生后較長時間才發現,由于這種胎記是紅色的或紫紅色的,所以民間將這類皮膚疾病尤其是鮮紅斑痣稱為紅胎記。血管瘤按其臨床表現及組織結構特性,可分為毛細管型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及蔓狀血管瘤三種,門診中前兩種比較常見。
“嬰幼兒血管瘤的自然病程包括增生期、穩定期和消退期三個階段。生長期一般不超過6-8個月,多在8-12個月時進入消退期,消退期可持續到患兒5-10歲時。所以,對于部分穩定的嬰幼兒血管瘤(即大小、性質幾乎無變化的血管瘤),可以采取隨訪觀察為主。”張遠貴主任說,但血管瘤自然消退的概率約80%-90%,血管瘤自然消退時間越久,血管瘤消退后就更容易出現局部皮膚組織異常,皮膚松弛膨出,甚至纖維化局部遺留硬結。如果到2-3歲血管瘤還未消退的話,部分血管瘤內部就會變得血管成分很少,纖維結締組織成分很多,到那時就只能選擇有創的手術來切除了。所以在臨床上,醫生也會建議血管瘤早期即便是處于穩定期,也可以通過幾乎無副作用的外用藥物來加速消退。
張主任建議說:“這幾年,在門診時發現血管瘤的嬰兒有所增加,對于特殊部位的血管瘤(眼、鼻、耳、口腔等)和大面積血管瘤,我主張早期干預,因為不同部位的血管瘤會引起不同的功能障礙。”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