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近日,一則“湘潭女子抱倆幼兒跳樓自殺”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據報道稱,跳樓女子在遺書中提到自己得了產后抑郁癥,同時訴說了一些家庭瑣事,包括被家暴、老公出軌、婆媳矛盾、夫妻三觀不合等問題。產后抑郁的幾率有多大?如何有效緩解產后不良情緒?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10%-25%產婦患產后抑郁癥
有關產后抑郁的話題,這年來不算少見。2014年,超女何潔在上訪談節目中承認,生完孩子后,有一段時間自己難以適應角色轉變,得了產后抑郁想自殺。2015年,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因產后抑郁,一女子把剛出生的女兒往地上扔,幸好被丈夫接住,然而女子卻又沖上去咬孩子的臉,直接剜下一塊肉。
對此,徐州市心理衛生研究所所長趙后鋒指出,產后抑郁癥是發生在女性群體中的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是指女性生產后,由于性激素、社會角色及心理變化所帶來的身體、情緒、心理等一系列變化。
有數據顯示,全球約有10%-25%的婦女會出現產后抑郁癥。如果不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和藥物治療,將會影響婚姻關系及家庭生活,甚至導致產婦自殺。
產后抑郁并不等于產后抑郁癥
趙后鋒表示,“產后抑郁”是個容易被誤解的詞兒,首先要明確的是產后抑郁并不等于產后抑郁癥。抑郁癥屬于精神障礙的常見類型,而單純抑郁的話,只是一種短暫的心境,往往還夠不上心理問題。
趙后鋒指出,門診咨詢時經常會碰到一些女性稱自己有產后抑郁,實際上有一部分并不屬于精神障礙的范圍。
“產后抑郁癥多發生于生產后的4-6周內,表現為情緒低落、睡眠問題、心煩、焦慮、悲觀、自責、無故哭泣等癥狀,極度嚴重者可有自殺行為。僅從時間上看,那些生產后一年多,甚至更長時間的人說自己產后抑郁,其實更多的是這些女性對于自己生產后身份轉變的不適應,或是心理上果真出現了其他問題。”趙后鋒表示。
在普通抑郁和抑郁癥的判別上,趙后鋒說,抑郁情緒很常見,一般持續時間不長,呈一過性,可隨著時間遷延淡化消失;而上升到“癥”的情況就較為復雜,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1、存在睡眠方面的問題;2、抑郁情緒持續加重,癥狀愈加明顯;3、發作呈規律性,一股早上最重,下午癥狀較輕。
對于產后抑郁癥患者,市東方人民醫院心理科主治醫師張才溢平時接觸得算是比較多的。他介紹說,門診每個月都能接診4-5位這樣的患者,“很多人還是比較忌諱看心理醫生的,所以產后抑郁的就診量不算多,但只要來看的,基本上都是比較嚴重的。”
他記得,前年接診過一名27歲的睢寧患者,因為產后抑郁癥而跳樓自殺。因為是三層樓,患者經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腰椎、骨盆和股骨干都嚴重骨折。
另外,35歲的李女士(化名)也讓他印象深刻。兩個月前,沛縣的李女士生下第二個孩子,隨后情緒便異常低落,總是莫名哭泣,平時還表現出對孩子的厭煩,聽到孩子哭鬧就情緒爆發,難以自控。一天,家人看到李女士爬到閣樓邊緣,想要往下跳,就趕緊將其拽了回來。沒過兩天,又發現李女士掐著孩子的脖子,表情嚇人。家人帶其到市東方人民醫院心理科診治,確診她為產后抑郁癥。對于自己掐孩子的行為,李女士表示,覺得活著沒意思,就想死掉,又覺得自己死了孩子怪可憐的,就想帶著孩子一起離開。
80%女性產后會出現不良情緒
有人自殺,有人傷子,產后抑郁癥為何會發生呢?張才溢說,產后抑郁癥的具體產生機制尚不明確,但醫學界認為主要跟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生理上,產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會增加產婦的抑郁風險。對于一部分產婦來說,分娩過程的心理創傷體驗可能會形成應激創傷,產生負面情緒。如果產婦具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或是產前精神心理疾病史,就會加劇其不良反應。
另外,女性在生產后,新家庭成員的出現會使原有的家庭關系發生微妙變化,尤其是丈夫常常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嬰兒身上,而產婦未能得到其預期的關注,從而影響其情緒變化。面對自己家庭角色、個人生理的改變,一些產婦不能適應,也會存在悲觀情緒。
張才溢指出,據相關資料統計,有80%的女性會在產后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其中大多數持續兩周就會自行緩解,如果癥狀持續加重的話,就會成為抑郁癥。
張才溢介紹,產后抑郁的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可以使產后抑郁患者情感得到宣泄,使患者感到被支持、尊重、理解,自信心增強,同時能加強自我控制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激發患者的內在動力,讓患者能夠積極面對社會角色轉變等一系列問題。
“心理治療不會給母乳喂養的嬰兒造成危險,若患者出現嚴重的抑郁情緒,并伴有強烈的自殺意念和行為時,應積極進行藥物干預。需要注意的是,再次妊娠時產后抑郁的復發率可達50%,所以患產后抑郁的婦女再次妊娠及分娩后均需嚴密監測。”
一聊起產后抑郁的話題,一些女性朋友都紛紛從群里冒出來說“我經歷過”“我也是”。當然,根據她們的癥狀和情況,應該還達不到“抑郁癥”的程度,但是那種難捱的情緒畢竟客觀存在,是很折磨人的。記者請她們聊了聊自己的情況,就如何應對也給出了建議。
老公該昨做? 經常贊美媳婦 她的怨氣消了
小董三年前生下了女兒。因為公婆是農村人,特別重男輕女,從小董孕期就宣揚重男輕女,令小董心生不快。女兒出生后,公婆表面上沒說什么,但總有意無意地夸男孩,又想讓小董生二胎。小董認為公婆對自己和女兒不夠尊重,心里不滿。再加上遭遇孩子黃疸、脹氣,自己堵奶等問題,原本元氣少女般的小董憔悴不堪,痛苦得半夜流淚。
對于那段經歷,小董說,多虧老公表現得好。在公婆面前,老公一直站在自己這邊,感謝老婆的辛苦生育,疼愛女兒,表示“如果因為生孩子而不開心,就不用再生了,女兒也是我們的寶”。當小董表現出對自己身材方面的不自信,老公經常發出贊美,說“母愛偉大”,“珠圓玉潤,剛剛好”等,讓小董安心。另外,為了體諒小董,老公只要在家就主動包攬家務,半夜哄孩子,趁著放假還帶小董出去散心。在老公的用心付出下,小董的怨氣一點點消散,慢慢地也就不再抑郁了。
親屬該昨做? 多肯定,多學習,多跑腿,少評論
趙女士是去年年初生的孩子,如今正在跟丈夫鬧離婚。趙女士說自己生產后深感焦慮、抑郁,為此與家人多有矛盾,走到今天這一步,“除了我自己情緒控制差的因素,更多的要怪他們一家對我的不關心。”
趙女士總結了導致自己產后抑郁的原因,主要包括分娩過程太痛苦,留下心理陰影;生下孩子后,丈夫忙于工作,很少過問她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是趙女士一個人帶孩子;婆婆偶爾來家里看孩子,婆媳育兒觀念上存在差異,有矛盾沖突;趙女士身材大了兩個型號,以前的衣服穿不上,還會被丈夫嫌棄“胖”……
“以前我是想吃啥吃啥,想買啥買啥,也是優雅白領之類,可懷孕后期到生下孩子后,一切就都變了,身材臃腫,每天只能睡幾個小時,孩子一有不適就操碎了心??伤?,整天不著家,回來后也不幫我帶孩子。我成天就圈在家里,他媽媽還時不時過來檢查、挑刺。”
趙女士說,自己生活質量的變化讓她意識到與丈夫及其原生家庭在生活觀念上的巨大差別,痛定思痛后,想要做個了斷。
對于如何防范產后抑郁,趙女士提醒各位產后媽媽的親屬們,要牢記一條原則“多肯定,多學習,多跑腿,少評論”。最重要的是用心關愛產婦,分擔一些家務,適時表達愛意,或者送送禮物,學習如何科學養育孩子。雙方長輩也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但不要隨意插手評論小家庭的生活方式。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