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以硬漢形象示人的拳擊手,其實也有脆弱的一面。比如,即使有厚重拳擊手套保護,在揮拳的時候,他們依舊會面臨BOXER骨折的風險。
Boxer骨折是一種發生于掌骨的骨折,好發于第4、5掌骨。常見于握拳擊打損傷所致,故而,又名“拳擊手骨折”。
近日,徐州仁慈醫院手外二病區就收治了這樣一位病人,不過他不是在拳臺上受傷,這個19歲的莽撞少年,因家庭矛盾與父母吵架,揮拳砸墻泄憤導致右手第五掌骨骨折。考慮到常規手術傷口較大,在當地醫生建議下,母親王女士陪著小東(化名)前來徐州仁慈醫院接受腕關節微創手術治療。目前恢復良好,已經出院。
揮拳向墻,危險
今年19歲的小東,家住安徽蕭縣。高中輟學后賦閑在家,每天固定生活模式就是睡覺-上網-再睡覺。家人多次托人幫他找工作,但每次堅持時間都不長,少則一周,多則半個月,小東就又偷偷的跑回家。
11月15日傍晚,母親干完地里農活回家,發現小東還在睡覺,放在桌子上的午飯也沒吃。母親便站在小東屋門口喚他起床。
連續呼喚沒回應,生氣的母親闖入房間強行掀被。王女士的嘮叨,引起小東的不滿。雙方在口角上爭執幾句。自覺說不過又無處泄憤的小東。揮拳向墻狠狠砸下去。當時便感覺右手劇烈疼痛,手指小拇指形狀發生改變。
小東被家人緊急送往蕭縣當地醫院。經檢查右手第五掌骨骨折,需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考慮到手術痛苦較大且恢復期較長,小東和母親很是猶豫。
從3公分-0.5公分,微創完勝
看到患者和家人比較猶豫,當地醫生給小東和母親支了一招——徐州仁慈醫院可以做腕關節微創治療,傷口小,而且恢復期短。
11月16日,在家人陪伴下,小東到徐州仁慈醫院就診,并接受手術。
小東的主治醫生徐州仁慈醫院手外二病區齊偉亞主任介紹“傳統手術切口大約3公分,而腕關節微創治療的切口只有0.5公分。術后尺側前臂石膏功能位固定制動 1 周。然后改為較短的前臂石膏固定,2個月后固定物即可取出。”像小東這樣因外力造4、5掌骨骨折的,徐州仁慈醫院運用腕關節微創技術已經成功治療了數例。
近年來,采用微創技術治療腕、掌骨骨折逐漸成為一種趨勢。腕關節微創手術,切口小可減少對骨折局部軟組織和骨膜血供的破壞,也不干擾髓腔內的血液循環,提供了較理想的骨折修復的生物學環境,縮短了手術時間,降低了骨不連和感染的發生率,有利于早期康復。
徐州仁慈醫院腕關節鏡中心
徐州仁慈醫院手足顯微外科依托北京積水潭醫院和臺灣專家技術支持,發展手外科微創治療中心,集中開展腕關節鏡技術、腕關節痛、腕關節不穩定、尺橈骨骨折、腕關節骨折、脫位、骨痛、腕部腫瘤、囊腫、腕部功能重建、腕關節功能評定與康復等工作。
專家介紹:齊偉亞,主治醫師,徐州仁慈醫院手足顯微外科二病區副主任。畢業于江蘇大學,十余年來在創傷骨科與手足顯微外科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先后在《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中國實用手外科雜志》發表論文十余篇。急救經驗豐富,曾獲2014年徐州首屆急救技能競賽中榮獲優秀選手稱號。
研究方向:微創手術,腕關節鏡技術,腕關節痛、腕骨骨折及腕部腫瘤的診斷治療
專業特長:腕關節微創手術,創傷骨科、手足顯微外科;斷肢再植、先天畸形,創面修復,功能修復重建。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