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小兒長期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腹痛、慢性腹瀉病程長達兩個月以上、兩周以上的遷延性腹瀉、急性腹痛并發癥、長期大便帶血、慢性肝病、慢性胰腺炎……面對寶寶出現一些類似的病癥,家長現在不用擔心了,因為徐州市兒童醫院近日開設了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肝病專病門診,兒童醫院消化科主任封東進為我們一一解讀了小兒慢性病的發現與治療。
病癥一:小兒長期消化不良
封主任說“小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最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主要癥狀為拉綠色糞便,常伴有發燒、腹脹、嘔吐、不吃奶及哭叫不安等現象。發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兒胃腸功能紊亂,抵抗力下降,胃酸分泌減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加上病菌通過飲食進入人體后使胃腸發炎,都易使小兒發生消化不良。”因為小孩的消化器官發育還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也不充足,酶的功能也不完善。胃及腸道內粘膜柔嫩,消化功能還比較弱,如果父母不能正確的喂養孩子,什么都給孩子吃,使孩子飲食的質和量不當,損傷了腸胃孩子就會出現肚子脹、吐奶、大便稀,有酸臭味,并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殘渣等消化不良的表現。
小兒長期消化不良的表現是:營養缺乏的范圍和程度與原發性疾病的病情輕重以及受累的胃腸道的區域和大小有關。許多消化不良的患者有貧血,通常是由于鐵的缺乏和葉酸、維生素B12的缺乏,可有神經系統癥狀如坐立不安、睡眠不寧、易受刺激等。維生素D及鈣缺乏,易出現驚厥、手足抽搐及骨骼、牙齒發育遲緩。脂溶性維生素K吸收不良可引起凝血酶原減少而致皮膚紫癜及出血傾向,核黃素缺乏可致舌炎和口角炎。蛋白質吸收不良可導致低蛋白血癥性水腫,通常見于下肢。
病癥二:慢性腹瀉、遷延性腹瀉
小兒遷延與慢性腹瀉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呢?封主任告訴我們,直接由于慢性腹瀉或遷延性腹瀉引發的表現為體重減輕,生長發育延遲,面色蒼白,可有舌炎,腹部膨脹和產氣增多引起的不適。遷延性腹瀉患兒在腹瀉期間生長發育可能減慢或停止,尤其在限制飲食時可發生體重下降。這在遷延性腹瀉尤為明顯。“另外,遷延性腹瀉是蛋白能量營養不良的重要原因。”
慢性腹瀉除影響嬰幼兒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外,還消耗體內儲存的營養物質,損害某些機體組織。經常腹瀉常導致營養不良、多種維生素缺乏和多種感染。在腹瀉過程中,本來應該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不能進入機體,但機體內各器官還需照常進行各項生理功能。如長期慢性腹瀉就會造成營養不良,使患兒身體瘦弱,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種疾病。這不僅影響嬰幼兒的正常生長發育,還會引起并發癥。
病癥三:小兒腹瀉并發癥
營養不良及維生素缺乏癥 腹瀉病程較長,如禁食時間過久或長期熱量不足,常可引起營養不良和各種維生素缺乏癥。消化不良與營養不良可互為因果,往往造成惡性循環,導致不良后果。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癥及角膜軟化癥;維生素D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癥。
感染常見有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癤腫、敗血癥、泌尿道感染及靜脈炎等。各種感染可能成為腹瀉的病因,但也有在腹瀉之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繼發感染。遷延性腹瀉或原有營養不良病兒,容易并發真菌感染,如真菌性腸炎。
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瀉的病因,但也常因腹瀉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見的有皮膚化膿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靜脈炎和敗血癥。病毒性腸炎偶有并發心肌炎。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部分腹瀉是由病毒引起,如輪狀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是嗜心肌性病毒,它們直接引起心肌細胞血液供應障礙,導致心肌變性,還會累及心包、心內膜,若侵犯心臟起搏系統則將危及生命。醫學上稱之為病毒性心肌炎,是腹瀉最危險的并發癥之一。
貧血:由于消化吸收的障礙,蛋白質及其他造血原料的吸收減少.可引起貧血,出現指甲、手掌、皮膚以及口唇和瞼結膜等處顏色蒼白、疲倦乏力、頭暈耳鳴、注意力不集中等貧血癥狀。
鵝口瘡病程遷延或原有營養不良的患兒易并發鵝口瘡。
“由于腹瀉遷延,會導致脫水嚴重,這時可并發急性腎功能衰竭。”封主任說,此外,腹瀉并發癥還有中毒性腸麻痹、腸出血、腸穿孔、腸套疊和胃擴張。
“除此之外,諸如慢性肝病、慢性胰腺炎之類的小兒慢性病也可以到兒童醫院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肝病專病門診來診治。”封東進主任說,專病門診就是給患兒和患兒家長一個詳細的分類型就醫指導。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