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8小時有多短?也許還不夠有些人睡一覺;8小時有多長?足夠一臺手術來拯救危重患者。來自邳州的莊先生,在10月10日的8小時中,如坐過山車般體驗了從“可能面臨截肢”到“成功移植人工血管”的悲喜轉變過程,如今已順利出院。
10月10日凌晨零點左右,又一個小夜班結束,像平時一樣,莊先生騎著電動車回家。車速較快,加上夜晚視線較差,一時不察,電動車撞上了停在路邊的汽車。巨大的沖力,讓他的身體大幅前傾,小腹重重地頂到了車把上。雖然沒有外傷出血,卻感覺異常疼痛。
莊先生趕緊到當地醫院就診,經過檢查,醫生初步診斷為“左下肢血運障礙”,血管損傷,但因無條件修復,在進行簡單處理后,邳州當地醫生建議立即轉院。
當天凌晨3點29分,莊先生被家人送到徐州仁慈醫院。此時距他受傷已過去了將近三個半小時。從半個小時前接到轉院電話后,仁慈醫院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就忙碌起來,做好了接診準備。
“傷者送來的時候左下肢冰涼,邳州當地醫院懷疑傷到了靜脈,我們做血管造影檢查后發現血管已經栓塞了。”當晚值班的該院手外科專家張旭陽表示。
據張醫生介紹,四肢主干動脈損傷的患者在臨床上病情急,通常情況下動脈損傷6-8小時內是安全時限,像莊先生這種情況,如果超過8小時左腿就保不住了,缺血時間越長對肢體存活率的影響就越大。如果不能盡早恢復血循環,最終患者很可能會被截肢。
“患者送到醫院時,盆骨血管損傷(左髂外動靜脈、股動靜脈),左下肢筋骨模式綜合征,腹部、下背等多處肌肉肌腱損傷。”該院手外科李明醫生介紹,一般來說血管缺損是移植自體其他部位血管來代替,但是這位患者堵的是主動脈,沒有那么粗的自體血管替代。
經過醫院手足顯微外科多位專家評估,為患者量身制定了人工血管移植修復長段栓塞髂外動脈手術方案,一段直徑相仿、長度適中的人工血管替換損傷血管,重建血循環。
手術持續5個小時,取得圓滿成功。患者在重癥監護室觀察了十多天后被轉入普通病房,目前恢復情況良好,已經出院。
據悉,此次對莊先生實施的人工血管移植修復長段栓塞髂外動脈手術,是我市此類手術的第一例。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