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近日我市某單位體檢,100來個人中竟有30多個被查出有肺部“小結節”,大家上網查資料后,發現這個“結節”可能是癌變的前兆,頓時人心惶惶。隨著CT等影像學檢查方法的普及和改進,肺部結節的檢查率逐年增加。許多人常常把肺部結節與“眾癌之王”的肺癌畫上等號。平時門診往往遇到有些患者,因為胸部CT上提示有肺部小結節而驚恐不安,以為自己得了肺癌而茶飯不思。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二科劉向群主任提醒,查出“小結節”也不要驚慌,一定要按時隨訪,根據進一步檢查情況確定是否需要手術,既不盲目處理也不要貽誤病情。
查出肺部小結節,患者都很恐慌
“醫生,我剛剛做了體檢,胸部CT上發現了小結節,是不是肺癌?”
“醫生,如果是肺癌的話,能不能開刀?”
“醫生,是開刀好還是化療好?化療副作用很大,聽說現在有生物治療新藥,哪種更好?”
“醫生,我還能活多久?”
以上一連串問題,是劉向群主任經常遇到的患者提問,代表著許多肺部結節人群焦慮心情和疑問。那肺部結節為何如此讓人“驚恐不安”?
肺部結節定義為影像學表現為小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高的陰影,可單發或多發。很多單位體檢時做CT就可以檢查出來。
肺部結節患者最大的疑問就是:肺部結節就意味著肺癌嗎?劉主任說,肺癌早期有相當部分表現為結節,但并非肺部結節一定就是肺癌,許多良性疾病也可以表現為小結節,一定不要杯弓蛇影。在病變概率很低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必要手術。
有一位60多歲的老年患者,本來就是個“老慢支”,查出肺部有個直徑不到1厘米的小結節。劉主任結合他的實際癥狀仔細分析后,認為病變概率很小,勸他不要手術,但老人執意要手術切除“以免后患”。進行這個手術,老人會被切除一葉肺,預計會影響到25%的肺功能。可是在手術中,醫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那個小小的結節。這一刀白挨了。
還有一位30多歲的患者,體檢查出肺部結節后,連續幾個月坐臥不安,每個月都要做一次CT,反復問醫生自己會不會患上肺癌,隨訪一年后結節沒有變化,這位患者才松了一口氣。
另一名50歲的肺部結節患者,把所有的潮熱、盜汗、頭痛等更年期癥狀都歸結為肺部結節所致,終日懷疑自己得了肺癌。
“毛玻璃樣的結節”應該高度警惕
體檢發現肺部結節到底該怎么辦?劉主任說完全不必驚慌,根據結節影像學特點及患者的危險因素采取恰當的診療手段:有的注意隨訪即可,有的需要活檢或手術。
怎么判斷需不需要手術呢?劉主任稱,根據結節可能惡性的機率,可以分為低概率結節(小于5%)、中等概率結節(5%-65%)和高概率結節(大于65%)。
低概率結節的患者是指年齡輕、沒有吸煙史,沒有腫瘤遺傳史,結節直徑小于4毫米且邊緣規則者。這類患者的結節可以不做處理,若不放心的話可以隨訪,沒有必要活檢或手術處理。如果結節是實性的,隨訪兩年沒有變化就不用理會。如果結節是半實性的,則需要隨訪3-5年;中等概率結節的患者,是指患者為中年人,有輕度吸煙史,家族腫瘤病史不清楚,結節的邊緣也不是很光滑;高概率結節的患者是指老年人、有重度吸煙史、有家族遺傳腫瘤病史,結節較大,有毛刺、分葉,實性,而且有明顯增長。
這樣的結節應該如何處理?劉主任建議說,有明顯低概率特征的結節,且直徑小于4毫米的,不需要隨訪;結節直徑在4-6毫米之間,這類患者若沒有其他危險因素,一年隨訪一次即可,存在危險因素的,應半年隨訪一次,情況穩定的,改為18-24個月隨訪一次,再沒有變化就代表沒有癌變風險;結節大于6-8毫米的,即使無危險因素,也應半年隨訪一次;有危險因素的,3個月隨訪一次,兩年沒有變化的,可以延長隨訪期限。
對于毛玻璃樣的結節,劉主任建議患者應更加警惕,直徑小于5毫米的且無危險因素的,3個月隨訪一次,發現變大的,要做活檢,確定良性的繼續隨訪,惡性立即手術切除。直徑大于5毫毛米,要隨訪3年,發現變大變實的話也應立即活檢,以確定是否手術。
對于部分實性、部分毛玻璃樣的結節,小于8毫米的要定期隨訪,一旦長大直接手術;大于8毫米的話,3個月隨訪一次,需要的時候做PET,活檢后手術:大于15毫米的患者,做PET確定有無轉移后直接手術。
通常而言,肺部結節性病變約30%是良性的,主要為肺炎、肺結核、硬化性血管瘤和肉芽腫病變等。如結節直徑≤0.8cm、邊緣清楚光滑的磨玻璃結節(GGO),絕大多數為良性病變,即便可能存在惡性的傾向,發現大部分結節多為癌前病變——非典型性腺瘤樣增生,或是早期肺癌——原位腺癌或微浸潤腺癌,這類肺癌倍增時間長,可達813天,呈惰性生長的趨勢,可以通過定期隨訪觀察結節的變化,使病變置于可控范圍之內。但肺部結節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大,則不能排除是惡性的,需要進一步入院檢查確診。
“總的來說,檢查出肺部結節后要正確看待它,進行客觀判定,不能輕視也不要過分強調它的腫瘤性。”劉向群主任建議說,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如果等到身體出現呼吸道癥狀時,大部分都已經是中晚期了。所以說40歲以上的市民應該每年做一次包括胸CT在內的全面體檢。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二科是徐州市臨床重點專科,科室擁有一支年輕且具有較高素質的醫生護理隊伍。科內醫生9名,其中三級主任醫師1名,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1名,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1名.徐州市拔尖人才1名,研究生6名。近幾年科內相繼開展了應用微導管進行閉式引流治療氣胸及胸腔積液;無創通氣技術治療急性加重期COPD;采用綜合手段治療呼吸系統難治性感染;正規開展了肺癌的新輔助化療和輔助化療;聯合介入科開展了經皮穿刺肺活檢技術和通過介入手段治療大咯血和難治性咯血;開展了對肺血栓栓塞癥的規范化的診斷和治療;急慢性咳嗽的診斷和治療;COPD和哮喘的規范化治療;肺間質性疾病和全身結締組織疾病在肺部的損害的診斷和治療及經支氣管鏡TBNA,經支氣管鏡取異物和經支氣管鏡局部止血治療等一系列新業務。該科室近幾年主持徐州市級課題4項,獲徐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作為研究生培養平臺指導研究生6名。科內目前擁有電子支氣管鏡、高頻噴射呼吸機、無創通氣呼吸機、監護儀、肺功能儀等一大批先進設備。科室多次被評為“院服務明星科室”和“院先進集體”,獲得“徐州市青年文明號”和“江蘇省用戶滿意服務班組”榮譽稱號。呼吸二科全體醫務人員竭誠為廣大患者提供規范優質的服務。
專家簡介:劉向群,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醫學會呼吸疾病學分會COPD學組委員,徐州醫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衛生計生委首批拔尖人才、徐州市拔尖人才,徐州醫學院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徐州市防癆協會理事,徐州市醫療事故鑒定、疾病傷殘鑒定、職業病鑒定、慢性病鑒定專家組成員。擅長呼吸系統各種難治性感染、呼吸支持技術及呼吸系統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危重病的診斷和治療。近幾年發表文章十余篇,其中SCI收錄3篇。獲徐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主持徐州市課題3項,江蘇大學課題1項,指導研究生6名,2014年獲徐州市五一勞動獎章。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