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ICU,在人們眼中代表著緊急和危重,在醫護人員眼中,它則代表著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用這份責任,托起患者的生命之光。
成立于1992年的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ICU)的醫護人員,他們帶著這份責任,每天推開ICU那扇厚厚的門,就跨入一個白色的世界,開始一天10多個小時的工作。
將病人從生死線上救回
從市一院ICU科成立那一天,趙玉良主任就由內科轉戰到工作任務最繁重、壓力最大的ICU科。ICU接收的全部是危重病人,入住的患者的部分臟器均發生不同程度或即將發生功能性障礙。很多患者都是靠醫生的醫術和責任從生死線上拉回來,趙主任印象最深的是去年五六月份從沛縣送來的一個從五樓墜落的小姑娘。
小姑娘姓張,只有16歲,從5樓墜落,送到市一院ICU時,脊椎、頭部、肺、肋、脾腎、肝心、骨盆、四肢、凝血等多部位受損,初步診斷達十數個,肺部已出現重度水腫,血水從氣道里往外噴濺。由于腹部受重創,出血需手術,患者已進入手術室。但此時是否為手術最佳時機,醫生們產生了分歧。經綜合分析、判斷、評估,趙主任等醫生們決定先為她治療肺水腫,DIC、穩定生命指征、調整內環境后再進行手術。小張被帶回ICU先行保守治療。
小張在ICU住了一個多月,有過幾次非常危急的時刻。她父親最崩潰的時候有輕生的念頭,被醫務人員及時阻止。
在ICU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堅強的小張相繼闖過了凝血障礙關、感染關、休克關、心衰關、呼吸衰竭關、腎衰關等。因為擔心她脊柱截癱,護士每隔兩個小時對她進行一次“整體翻身”,保護其脊柱不再受到傷害。
之后小張又在其他幾個科室進行了幾次手術。今年年初終于出院了,出院的時候已經能夠獨立行走,現小姑娘可自由行動,父母和親人都感嘆這是個奇跡。前幾天,小張還到市一院來取鋼板,恢復得很好。
市一院ICU趙玉良主任說,科室的特殊性要求ICU的醫生能夠迅速發現問題并明確診斷,還要用高超的技術做出及時、正確的治療。因而,ICU科的醫護人員壓力都是非常大的,每天面對的都是全身插著各種管子,給予各種支持治療的危重病人,心理素質一定要過硬。
他曾連續值班13天沒回家
因為擔心感染,入住ICU的患者都沒有家屬陪伴,醫護人員都要同時充當陪人的角色。為了確保無菌環境,他們“兩前三后”都要洗手,即接觸病人前、進行無菌操作前、接觸病人后、碰到病人體液后、離開病人后。這些要求都是家屬做不到的。
市一院ICU科共有17張床位,14名醫生,按照相關要求,ICU科床位醫生配比為1:0.8,護士配比為1:2.7,這樣的配比跟其他科室相比明顯要高。但對于這些醫護人員來說,加班加點工作已經成了家常便飯。趙主任值班最長的一次記錄是連續13天都泡在科室里一直沒有回家,當時是為了搶救一位腎衰患者。
去年我市一名消防隊員從高處墜落,相關領導和家屬都非常焦急:“一定要把他搶救回來!”傷者被送到市一院ICU科,趙主任又連續值班三天沒有回家,隨時準備出診,終于保住了一條年輕的生命。
ICU的醫護人員都沒有明確的節假日時間,即使休假也要保證手機暢通,多少個夜晚和周末,他們都是接到電話后很快就趕到患者面前。盡管家人理解并支持他們的工作,他們還是覺得對家人比較虧欠。但是,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搏斗的感覺,看著病患在他們的治療下痊愈,心里又覺得非常欣慰。
他們是“多能醫生”和“多能護士”
ICU為全封閉管理,患者日常治療、生活都由護理人員負責。同時,由于科室收治的患者均屬危重癥、配備儀器復雜多樣,這就要求醫護人員都成為“多能醫生”、“多能護士”,掌握專業知識及每一臺儀器的操作。有的患者喪失了行動能力,雖有意識,卻無法準確表達。醫護人員便耐心地與其交流,記錄他一些小動作所表達的意思,從而更好地為他做好相關醫療護理工作。每次遇到家屬送飯不及時,醫護人員都是自掏腰包給病人買飯。
為了達到“多能”的標準,ICU的一大特點就是學習多、培訓多,每天都見縫插針安排學習和培訓時間,有機會還要外出學習??苾人嗅t生均參加中華醫學會舉辦的5c培訓,并取得資質證書。科室的規定也非常嚴格,為了對病人負責,主治醫生以上資格的才能單獨值班??评锏淖o士均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上海長海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大學醫院受過專門培訓,其中江蘇省ICU專科護士2人,徐州市ICU專科護士6人。
一次次搶救,就是一次次對生命的責任,左手托起生命,右手送走悲傷。無數與時間賽跑、與死神博弈,這就是市一院ICU醫護人員的職責。江蘇的ICU走在全國前列,市一院的ICU也一直以“前列”的標準要求自己。
在ICU內,生命24小時受到嚴密監控
在市一院ICU內,生命24小時都受到嚴密監控,使病人得以順利度過危重階段,獲得及時正確的救治,盡早康復。
重癥醫學科主任趙玉良,主任醫師,江蘇省重癥醫學分會委員,徐州市重癥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對心臟移植術及各種心臟手術后的監護治療,休克,呼吸衰竭,心肺腦復蘇、重癥神經疾病、重度中毒、重癥胰腺炎、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重癥病理產科,嚴重多發傷、重癥感染等的救治有較深刻的認識。曾獲徐州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一項?,F承擔徐州市課題一項“異丙托溴銨聯合布地奈德呼吸機Y管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臨床研究”,在SCI、中華及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十余篇。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ICU)成立于1992年2月,為淮海地區最早成立ICU之一,徐州市臨床重點專科,設監護床位1 7張(并設立CCU床位6張,EICU床位2張,共計25張),重癥醫學床位占醫院總床位2.1%,配備有先進的現代化監護和治療設備。
科室醫護人員共57人,醫生14人,護士43人,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3名。科室醫護人員十多年來成功救治了數以千計的各類急危重病人,包括心臟移植術及各種心臟手術后的監護治療、心肺腦復蘇、重癥格林一巴利綜合癥、重度有機磷中毒、重癥胰腺炎、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嚴重多發傷等。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