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假期對很多忙碌了的人來說是休閑放松的好機會,可是對于被失眠困擾著的人來說,又怎么能夠真正享受休閑的愜意呢?其實,大多數人都有過失眠的經歷,但每個人的失眠程度不同,而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加,失眠人群的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所表現的癥狀也越來越復雜,已經給很多人的健康生活帶來了重大威脅。
現年65歲的王大伯家住泉山區,五年前正式退休,原以為在家閑著就可以享受生活,但他卻漸漸遇到了失眠的夢魘。
他的癥狀一開始表現為晚間睡眠質量差,平時晚上入睡感覺挺困難,夜里也很容易醒,稍微有點聲音或動靜就會立刻醒轉。
后來失眠的情況逐漸加重,晚上睡不好,白天當然也就無精打采。他感覺自己成天沒力氣、頭疼、頭昏,因此心情煩躁不安,脾氣也開始變得暴躁。
妻子當時還在上班,她感受到王大伯的苦惱,就經常利用周末休息時間陪他去各家醫院檢查,頭顱CT、核磁共振等都檢查過,未發現有軀體疾病。
三年前,王大伯開始遵醫囑服用一種名為阿普唑侖的西藥,屬于“安定”類藥物。服用一周后,他自覺效果還不錯,似乎睡的比以前安穩多了,可惜好景不長,藥物很快“失效”。王大伯發現原來的服用劑量已經不能維持正常睡眠時間,就嘗試一次吃兩片,管用了幾周,然后又“失效”,于是他干脆加量至三片。但隨后在一次復診時醫生聽說他竟然一頓吃三片,連忙勸阻。于是王大伯無奈又換用其它“安定”藥物,甚至聯合使用抗抑郁藥物、抗精神病藥物,但效果仍是時好時壞。
就這樣,王大伯服用西藥效果不穩定,反復換藥,劑量逐漸增加,白天仍狀態不佳,頭昏,嘴苦等。五年來,他已陸續換用七八種藥物,且每種藥物都出現過不同程度的藥物不良反應,平日頭疼、頭昏、嘴苦、乏力。
診療結果:42付藥解決“睡覺的煩惱”
上個月,他經朋友介紹到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中醫神志病科求診,主動要求中藥湯劑治療。市東方醫院神志病科張鵬主任醫師在與王大伯溝通時了解到,除睡眠差外,他平時還有痰多、胃脘不適、痞滿噯氣、二便調(中醫術語,指大小便正常,與之相對的是二便不調或失調)。脈診則顯示“弦滑洪大”;舌診結果是“舌體正常,舌苔黃膩。”
最終,張鵬主任為他開具的診斷結論是:痰熱蘊阻,并擬方“黃連溫膽湯”,共14付藥,并叮囑他按備注要求喝完后及時來復診。
到二診時,王大伯說,14付藥喝完后,睡眠情況已經有所改善,飲食正常,但食后還是痞滿。于是張醫生為他微調了藥方,原服的阿普唑侖西藥減半,中藥繼續服用21付。
到三診時,王大伯已經開心地表示睡眠已經很好,痞滿的情況也沒有了。此時張鵬勸他逐漸停用以往吃的那些“安定”類藥物,同時換用六君子湯共7付為他“化裁善后”。
在采訪的過程中,張鵬主任以王大伯為例解釋說:“《內經》有‘胃不和則臥不安’的精辟表述。這位王姓患者胃不和的原因較多,虛實寒熱都有,都可能影響心神而導致臥不安。根據他的脈象,弦滑洪大,弦指氣郁,滑為痰結,洪大主熱,正所謂‘緩而滑大者多實熱’。”再根據患者的舌苔,黃膩苔,最后診斷為痰熱蘊阻。步步緊扣,非常精確,因此后續用藥就起效了。
在臨床實踐中,失眠很容易被漏診,僅5%的失眠患者就該問題主動求醫,有70%的患者甚至未向醫師提及失眠癥狀。此外,失眠患者常常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問題,普遍表現為對于自我客觀睡眠狀態評估存在偏差,特別是過分夸大喪失睡眠時間。經歷過失眠的人告訴醫生,對于失眠,簡單地說,就是睡眠困難。失眠通常被描述為,盡管努力讓自己入睡,但是依然無法獲得較好的睡眠質量,并為此感到痛苦。
失眠標準:滿足4項條件才能被確診
睡眠是保持健康和覺醒的積極生理過程,健康的身體離不開健康的睡眠。失眠患者會因為失眠而無法恢復精力和體力,從而使生活和社會功能受損。失眠患者伴隨著體力下降、精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下降等臨床表現。并且可能伴有其他的疾病發生,比如高血壓,肥胖等身體變化;也有些會伴有抑郁癥和焦慮癥的發生,更勝者可能會導致精神病的發生。因此,失眠不僅是一個醫學問題,而已經演變成一個社會問題。
不過,在醫生眼中,診斷為失眠癥起碼要包括以下這樣的癥狀才算數:
1、有效睡眠時間不足:入睡困難(超過30 min)、睡眠維持困難、易醒(夜醒2次或2次以上)和早醒。
2、睡眠質量下降:以淺睡眠為主,慢波睡眠第III、IV期缺乏或明顯減少,或由于頻繁覺醒而導致睡眠睡片段化,降低了睡眠質量。
3、患者主訴至少下述一種與睡眠不足相關的日間功能損害:疲勞或全身不適;注意力、注意維持能力或記憶力減退;學習、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情緒波動或易激惹;日間思睡;興趣、精力減退 。
4、每周至少發生三次并持續一個月以上。
常見誤區:少睡并不等于失眠
1、由于睡眠需要量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所以睡眠時間的減少并不一定都具有病理意義。如果在睡眠時間持續減少的同時,白日并無不良后果,可能是自然正常睡眠時間的縮短,不能診斷為失眠。只有當存在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質量下降的同時,白日又存在由于缺睡導致的腦和軀體功能下降的臨床表現時,才能診斷為失眠。因此,存在與睡眠不足相關的日間功能損害是臨床診斷失眠的必備條件之一。
2、失眠患者害怕服用藥物,認為藥物有依賴性,成癮,有藥物不良反應,拒絕藥物治療,自己調節,長此以往錯過最佳治療時期。任何藥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但經過系統正規治療,大多數都可以避免出現,或者減輕反應。用藥物治療,經過在醫生指導下,按照嚴格的治療流程,不會產生成癮。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快速控制癥狀,中藥湯劑逐漸調理,最后做到“標本兼治”。
治療方式:特色方案對癥下藥
1、病因治療:治療引起失眠的其它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軀體疾病,抑郁癥、焦慮癥等精神疾病;
2、藥物治療:失眠急性期的西醫要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正規系統治療,急則治其表,快速控制癥狀。中醫藥治療,按照中醫理論,辯證論治,中藥湯劑治本,做到標本兼治。
3、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改變對睡眠的錯誤認知,改變不良睡眠習慣。
4、系統治療:重性失眠可以選擇住院系統治療,住院期間可以多手段同時使用。中西藥結合治療同時,使用物理治療,如子午流注治療儀治療,針灸等,心理醫生指導下改變睡眠不良習慣等。
專家介紹:張鵬,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中醫神志科主任,主治中醫師、主治心理治療師。是國家中醫神志病科重點專科建設協作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徐州市衛生局重點扶持專科負責人,主持市級科研課題2項,新技術引進1項等。
從事心理科、精神科工作多年,曾在北京安定醫院王彥恒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進修學習,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焦慮癥、失眠癥、軀體化障礙、更年期綜合征及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等,特別是對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后出現的閉經、食欲亢進、體重增加、性功能障礙、遲發性運動障礙等的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目前科室開展項目,中藥湯劑,子午流注治療儀,針灸,電針刺,耳穴壓豆,拔罐等中醫特色治療。
門診時間:周一、周五上午
徐州心理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