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近日,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創建江蘇省重點專科,在全省有了自己突出的位置和特色。今后,心血管內科將不斷深入基層,擴大交流,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增加新設施,引進人才,為徐州市廣大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徐礦總醫院心血管內科創建于1986年,是該院首批研究生培訓基地;2002年成為首批徐州市臨床重點學科,2012年成為徐州市醫學重點專科,江蘇省心血管介入治療準入單位。2015年徐礦總醫院胸痛中心成為第三批中華醫學會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合格的國家級胸痛中心,也是江蘇省首家國家級胸痛中心。
科室技術有優勢
關于科室設置,徐礦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祁春梅介紹,目前心血管內科設有兩個病區、CCU病房、病房心電圖和門診心電圖室、血管病與心功能檢查室、心臟超聲檢查室、心血管疾病研究室和導管室等多個功能室。同時,設有5個臨床亞專科(冠心病、結構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高血壓),可開放床位80張,心內科年年收治病人達2000余人,CCU搶救成功率達90.1%。目前擁有價值1500余萬元的專科專用及專用基本實驗設備。
心血管內科目前在編人員58人,其中高級職稱11人、教授2人、碩士生導師3人、醫生組博士后1人、在讀博士5人、碩士研究生及在讀研究生7人,醫師組碩士學位達65%。
據介紹,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尤其是急診PCI為徐礦總院心血管內科的技術優勢。心血管內科是江蘇省心血管介入治療準入單位,準入技術包括冠脈介入治療、射頻消融治療、起搏器治療及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常規開展了臨床重點專科的技術項目:心腔內電生理檢查,室上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室性心動過速及心房纖顫的射頻消融治療;單腔、雙腔、三腔起搏器及ICD植入治療;冠狀動脈造影、PTCA、支架植入、IABP的置入;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瓣膜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本科室還承擔了外周血管介入治療,腎動脈支架的植入,下肢閉塞性動脈疾病的介入治療,下肢靜脈性血栓濾器的植入及支架植入術,現常規臨床重點專科的所有技術項目,近幾年開展了血管內超聲,冠脈旋磨術FFR及IFR檢測術。目前已完成介入治療手術6000余例。
心血管內科專科特色:一是急性冠脈綜合癥診治,徐礦總院為江蘇省首家國家級胸痛中心,胸痛中心是最能體現多學科合作的運作中心,作為主力科室的心內科,嚴格按照國家胸痛中心的標準流程運作,在急性胸痛的診治工作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專科特色二是難治性高血壓的診治,徐礦總院自2014年7月與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高血壓中心合作,北京專家每月坐診,解決近200余例疑難高血壓的診治,并建立以礦區為主的高血壓人群的篩查,行大樣本難治性高血壓的篩查,積極推進單基因高血壓的診斷。專科特色三是冠心病易損斑塊,易損人群的檢測及防治,該科室在國家級及省市級課題的資
助下,完成了由基礎向臨床應用轉化的檢測易損人群,易損斑塊的方法,并引進了淮海經濟區首家具有虛擬組織學成像的IVUS,開啟了國際領先水平的易損斑塊的診治。
爭分奪秒救胸痛
“胸痛中心”是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概念,通過多學科(包括急救醫療系統(EMS)、急診科、心內科、影像學科)合作,提供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危險評估和恰當的治療手段,對胸痛患者進行有效的分類治療,從而提高早期診斷和治療ACS的能力,降低心肌梗死發生的可能性或者避免心肌梗死發生。
胸痛中心是一個實實在在服務于老百姓的中心,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發病率高,病情變化快,但是多數病人或家屬缺乏相應的救治知識。因而往往延誤了最佳的搶救時間,胸痛中心任務之一就是向社區群眾、向病人大力宣傳,“急性胸痛”可防可治。
徐礦總院胸痛中心是江蘇省首家國家級胸痛中心,心血管內科早在2000年開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綠色通道,胸痛中心救護車就是一個小小的監護室,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配備胸痛中心專用藥品,確診后第一時間給患者服藥,繞行急診室及CCU,直接進入導管室,縮短救治的每一個環節。
對于自行來院的患者,每位患者進入急診室后就被分配秒表,所有時間定位到秒,病人所到之處均有衛星定位校時的電波鐘準確記錄患者的時間軌跡。讓每一分胸痛患者都能記住自己在胸痛中心搶救的分分秒秒。徐礦總院胸痛中心落實先救治后收費的原則,設置了綠色通道專用章,可優先處理和快速處置胸痛患者。
5月10日,78歲的余先生感覺胸口疼痛,渾身沒勁,繼而大汗淋漓,一開始沒有注意,后來發展到疼痛難忍,家人緊急將余先生送往徐礦總院急救。徐礦總院胸痛中心醫生及時展開救治,診斷余老先生患有冠心病,導致心肌梗死,由于救治及時,余先生獲救,目前情況良好,心率和血壓良好。“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的某一分支發生了堵塞,從而引起該分支供血的一片心肌壞死,因為分支血管及梗死面積不同,后果不一。它是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種常見病,尤其是那些合并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患者。由于急
性心肌梗死發病急、變化快、死亡率高,所以應引起高度重視。”徐礦總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祁春梅說。
胸痛中心是針對胸痛患者搶救的綠色通道,胸痛中心是多學科的合作,以心血管學科為主導,聯合急診醫學,急救系統,醫院管理專業等多個學科共同構建而成。徐礦總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祁春梅介紹說,綠色通道搶救病人生命,完全扭轉了以前患者找醫生的看病方式,現在換成醫生等患者,爭分奪秒,盡快搶救患者,第一時間讓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
所以說,胸痛中心更好地建立起心血管科和急診室的合作,使溝通和協調機制更為完善,加強院前急救工作,推進急救模式的改革進程,使得120救護車不應該僅僅作為轉運工具,而應作為載體,在轉運過程中可以對患者進行行之有效的院前救治,胸痛中心對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率大有裨益。
學科帶頭人祁春梅
祁春梅,1969年2月出生,南京軍區總醫院醫學博士后,東南大學醫學博士,德國ISAR心臟中心高級訪問學者,江蘇省"333"人才,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培養全國優秀碩士研究生2名,中華醫學會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合格的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胸痛中心(江蘇省首家通過驗證的國家級胸痛中心)技術總監,中國轉化醫學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精準醫學委員,江蘇省微循環學會委員兼學術秘書,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第四屆理事,徐州市心血管學會委員,徐州市衛生局心內科醫療質量控制委員,徐州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徐州精神病院特邀指導專家,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女性心臟健康學組成員,徐州市黨代表,專業方向心臟病介入治療,心血管分子影像學,冠心病干細胞治療。獨立完成冠脈造影及支架植入術5000余例,尤其擅長急診支架植入術,完成急診支架植入術800余例,指導醫師及時處理疑難病例,主持心內科的急診搶救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危象、主動脈夾層、急性左心衰等1000余例。積極開展各項新技術新項目。帶頭開展本專科方向心血管介入治療,心血管分子影像學研究及存活心肌的檢測等,在相應領域獲得國家級及省市級課題20余項,發表SCI,中華系列文章及相應學術論文50余篇,參加國際、國內會議會議進行大會交流20余次。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創建江蘇省重點專科后,在全省有了自己突出的位置和特色,祁春梅主任將帶領科室全體成員,以此為起點,不斷鉆研,提高診療水平,更好地為徐州市乃至淮海經濟區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優質服務。
另外,心血管內科將參加惠民行動,做好防病宣傳工作,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及少見的容易猝死疾病預防工作,走向社區,走下基層宣教和定期指導,篩選出高發人群,讓這類患者減少發生中風機會,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