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五一期間,市東方人民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沈青峰接待了一位令人哭笑不得的病人。這位自稱“李剛”的老漢是被兩位民警架著送來的。據送他前來就醫的警官介紹,李老漢今年55歲,無業,喪偶,小學文化。因為喝醉酒之后在樓道隨地大小便、叫嚷,鄰居覺得異常遂報警。大家本來以為這又是一起尋常的醉漢鬧烏龍事件,但了解后發現,李老漢已經快2天沒吃東西了,只喝白酒,而且他的精神行為異常,一個人自說自笑。從其親戚處了解到,他十年前開始大量飲酒,酒量漸增,每天要喝差不多1斤多白酒,甚至大清早起來就喝,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除了酒以外,他的飲食很少,對周圍人也不理不睬,生活懶散,將大部分錢花在買酒上。節日期間,鄰居發現他在樓道里不穿衣服,隨地大小便,胡亂叫嚷,大家才發現他似乎“喝出了問題”。
不過,李老漢入院時意識還算清醒,只是他的個人衛生情況很差,衣著不整,也不主動交談,多次提問下可部分回答,說話過程中常突然中斷,反應遲緩,時有自言自語,近期的記憶很模糊,但久遠一些的記憶則還保持了不少。沈主任對他進行瞬時記憶檢查和智能檢查,但李老漢均不配合。總體觀察,其表情呆板、反應遲鈍、雙眼發直、呆愣不語。對周圍環境漠不關心,生活懶散多臥床,飲食不主動,不穿衣服,隨地大小便。最終沈主任診斷李老漢患的是酒精性精神障礙。
當李老漢的兒子來到病房看到父親時,先是氣憤的數落了一通,然后對醫生說“他成天這樣醉生夢死,反正也治不好,大家就別太熱心了,我這就帶他走。”
沈青峰主任與其傾談半小時,終于說服了他,同意讓李老漢“住院治療一段時間試試。”
而對于治療的效果.沈主任表示“很有信心”。
名詞解釋:酒精性精神障礙
酒精性精神障礙又稱酒源性精神障礙。指在一般慢性酒精中毒基礎上出現的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包括與戒斷反應密切相關的精神障(如酒中毒性幻覺癥、顫譫妄)和持續性精神障礙(酒中毒性妄想癥、慢性酒中毒性癡呆等)兩大類。
發病機理:大腦皮質受到抑制
酒精由胃和十二指腸吸收,主要經肝代謝酶系統氧化生成乙醛,最后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飲酒后酒精能迅速進入血循環而分布全身,但酒精在各組織器官分布不均,以腦組織、脊髓和肝含量最高,均超過血漿酒精濃度的1/3以上:因此,酒精對神經系統和肝的損害也最為嚴重。
急性酒中毒時,大腦皮質首先受到抑制,繼而擴展至皮質下部,嚴重時累及延髓,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在慢性酒中毒的情況下,可出現一系列大腦病理改變,如腦組織炎癥,腦血管硬化、基底神經節及中央灰質等部位出血,還可見神元脂肪浸潤、脫髓鞘變性以及不同程度的腦萎縮等。酒精對肝的損也十分突出,長期大量飲酒常引起酒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此外,多發性神經炎、心肌炎、胃炎和胃潰瘍以及急、慢性胰腺炎也與過度飲酒有關。
病癥解析:引發眾多健康問題
我國酒文化源遠流長,適量飲灑可促進血液循環,但過量飲酒容易引發眾多健康問題。
酒精是一種具有親神經性的麻醉劑,對中樞神經系統影響最大。無論是一次相對大量飲用或是長期無節制濫用酒精,都可以導致酒精所致精神障礙,包括依賴、戒斷綜合征以及精神病性癥狀。
除了精神障礙之外,濫用酒精還可能引發軀體損害的癥狀和體征。
酒精所致精神障礙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發病率約為13.5%。
近年來,酒精所致精神障礙在精神科臨床中有逐漸增多趨勢,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幻聽、幻視,被害妄想和嫉妒妄想及行為紊亂,甚至肇事肇禍。患者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醫生建議,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應及時到精神衛生機構治療。病人的精神癥狀經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效果較好,一般4周左右可望大部分緩解。此后,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戒酒。戒酒戒斷癥狀表現
最為突出的為肢體震顫、出汗、煩躁不安等,會給治療增添許多困難。建議患者入院后初期適量給予低度酒替代遞減,將有助于患者平穩度過戒斷期。
治療原則:多采用綜合療法
對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礙,尤其是慢性酒精中毒的治療多采用綜合性療法,其基本步驟在世界大多數國家均較接近。
1.戒酒:戒灑是治療能否成功的關鍵步驟。一般應讓戒酒者在住院條件下接受治療,以斷絕酒的來源。臨床上應根據病人酒依賴和中毒的嚴重程度靈活掌握戒酒的進度,輕者可嘗試一次性戒斷,而對酒依賴嚴重的病人應采用遞減法逐漸戒酒,避免出現嚴重的戒斷癥狀以至危及生命。無論一次或分次戒灑,臨床上均要予以密切觀察與監護。尤其在戒酒開始后第一周,特別是注意病人的體溫、脈搏、血壓、意識狀態和定向能力,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戒斷反應。
2.對癥治療:針對患者出現的焦慮緊張和失眠癥狀,可用抗焦慮藥對癥處理,宜給予能控制戒斷癥狀的最低劑量。若病人出現抽搐,可肌內注射或口服藥物。因為相關藥物大多能引起依賴,故只宜短期使用。對于興奮躁動明顯的病人,就需小劑量給藥治療。應用促大腦營養代謝療法對減輕戒斷癥狀也有較好的效果。
3.支持治療:因多數病人有神經系統損害以及軀體營養狀態較差,應給予促進神經營養藥物治療,同時補充大量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等。對合并有胃炎和肝功能異常的患者,一般常規使用治療胃炎藥和保肝藥物。
4.心理治療:臨床實踐證明,行為療法對幫助病人戒酒有一定的作用。戒酒硫是一種阻斷酒精氧化代謝的藥物,能造成乙醛在體內聚積。如在服藥期間飲酒,可產生乙醛引起的惡心、頭痛、焦慮、胸悶和心率加快等。使用戒酒硫是行為療法中常采用的一種手段,能促使病人建立對飲酒的厭惡反射。但該藥有一定毒性,顯然不能長期使用,此外,國內外應用較廣的厭惡反射療法也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診斷依據:不少患者住院期間“找酒喝”
1.有充分證據證明酒的用量和(或)使用時間超標足以引起精神障礙的癥狀。
2.至少出現以下癥狀之一:智能障礙;遺忘綜合征;急性中毒癥狀,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人格改變;精神病性癥狀或情感障礙;依賴綜合征;戒斷綜合征;神經癥樣癥狀。
3.社會功能下降。
另外,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在住院期間特別容易發生覓酒行為,有時候親屬心疼患者,也會縱容之。因此綜合護理也需要醫生和家屬的配合,主要措施有:加強病情觀察、嚴格執行探視制度和安全檢查、給予健康宣教、實施人性化護理。幫助患者培養有益身心的興趣和愛好,加強醫護人員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識等。
專家介紹: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精神科大科主任沈青峰,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老年精神科主任。曾獲得“市級優秀精神工作者、衛生局優秀青年職工、醫德標兵、十佳文明職工”等稱號。擅長軀體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老年精神障礙及酒精成癮及酒精性精神行為障礙的治療。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