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霧霾天氣造訪,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徐醫附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羅濤給出明確答案:霧霾對呼吸系統、心血管、腦血管、神經系統者有影響,首當其沖的是呼吸系統患病率顯著增加。從呼吸內科門診就診量來看,近期明顯上升,住院部也是一床難求。
“霧霾模式”下,“防霾”是首要任務,如何做才能切實有效地保護好我們的呼吸道和肺呢?其實很簡單,羅濤主任有妙招:出門前,用紗布浸生理鹽水后貼在鼻前再戴口罩,可阻隔細微粉塵,有效減少細菌入侵。
門診情況:咳嗽、支氣管哮喘、慢阻肺進入復發高峰期
徐醫附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羅濤,擅長呼吸系統疑難危重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在肺癌的早期診斷及肺癌的個體化治療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采訪時,羅主任介紹說,自入冬以來,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一遇到霧霾天,醫院接診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明顯增多,以咳嗽、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多,已進入復發的高峰期。“像咳嗽的患者,久咳不愈的占一半以上。我坐在診療室里,都能聽到候診大廳傳來的咳嗽聲不斷。”
究其原因,羅主任分析說,像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阻肺患者發病,多與近期氣候變化劇烈、早晚溫差大,加上接連幾天出現的霧霾天氣有關。總體來說,呼吸系統最常見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肺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阻肺、肺氣腫、肺心病等。霧霾天氣情況下,很多人都會出現鼻子、嗓子干癢的不適感,此天氣對本身就患有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的患者來說,更是嚴峻的考驗。霧霾天氣,給他們帶來的是病情反復發作的困擾。
以支氣管哮喘為例,霧霾天氣極易使哮喘復發。霧霾天氣時,空氣中漂浮著粉塵、煙塵等有害物質,同時塵螨也可能懸浮在霧氣中,會對人體的呼吸道造成傷害,支氣管哮喘患者吸入這些過敏原,就會刺激呼吸道,出現咳嗽、悶氣、呼吸不暢等哮喘癥狀。人們每次呼吸,往肺部深處吸入大約50萬個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氣中,吸入的微粒比這多100倍。同時,霧霾中的有害顆粒,也是誘發慢阻肺的重要原因,已經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在霧霾天氣中發病的幾率也會大幅提高。
此外,羅主任還總結說,霧霾天氣對健康影響主要以急性效應為主,每個年齡段的人群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年輕人多出現干咳、嗓子疼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狀i中年人多表現為急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支氣管哮喘發病;老年人多表現為慢性呼吸道疾病。
特色診療:“查明病因,規范治療”讓久治不愈的病癥消失
哮喘、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一旦復發,真的是很難治呢?對此,羅濤主任指出,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飽受哮喘、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困擾。于是,一些醫療機構和商家打出祖傳秘方、偏方的旗號,聲稱能夠輕松治愈這些病癥。“其實,這種宣傳會使患者在治療上走入誤區,由于致病因素還不十分清楚,多數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一旦患上后,就很難完全根治,比如老慢支、慢阻肺、哮喘等。因此,臨床上,這類疾病的治療準則就是控制病情不惡化,盡量少復發。可以說,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屬于癥狀重、病情進展快、治療難度大的一類疾病,因此防治要點是把防線前移,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一旦患上了呼吸道疾病,羅主任建議首先到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查明病因,規范治療。以久咳不愈的患者為例,一直在一些小診所就診,醫生往往會認為病人是感染,會打消炎針、吃消炎藥。積極消炎治療后,但始終不見好轉。“因為沒有進行抗過敏的鞏固加強治療,忽略了過敏是咳嗽潛在的危險因素,咽癢、刺激性咳嗽的治療需要抗過敏。這類患者消炎與抗過敏一起治療,咳嗽癥狀很快消失,效果立竿見影。”羅主任如是說。
研究表明,霧霾天氣會對肺臟造成損傷,這一點是無需置疑的。那么,對于嚴重的肺部感染該怎么治療呢?眾所周知,重癥肺炎是一種嚴重甚至致死性的重癥感染性疾病,感染起源于肺部,可快速進展進而出現呼吸衰竭。該病多為快速進展性疾病,臨床上重癥肺炎及其并發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病死率為30 %-50%。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徐醫附院呼吸內科長年從事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臨床研究和診療,對于卒中相關性肺炎、肺炎合并敗血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等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診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對于重癥肺部感染的治療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重癥肺部感染的搶救和治療是徐醫附院呼吸內科的特色診療內容。重癥肺部感染病人多合并呼吸衰竭、營養不良以及多器官功能損傷,病情危重、復雜,死亡率極高,治療難度大,徐醫附院呼吸內科具備完善的人員梯隊,建立了一套科學完整的危重癥病人監護、搶救、治療、康復系統,呼吸內科開展的無創機械通氣技術、有創一無創機械通氣序貫治療技術用于呼吸衰竭的治療,顯著提高了血流動力學監測水平和氣道管理水平,減少嚴重并發癥的出現、改善長期預后、降低治療費用,獲得患者的廣泛贊譽。
專家支招:“防霾”應從生活中的細節入手
在生活中有效“防霾”,已經成為與諸多呼吸疾病防治息息相關的關鍵所在。預防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細節入手,究竟該怎么做呢?羅濤主任給出幾點合理建議:
1、出門要采取戴口罩、帽子等防護措施,推薦一個小妙招:出門前,用生理鹽水浸濕一塊醫用紗布,生理鹽水和多層的小紗布在藥店都能夠買到,浸濕后貼在鼻前再戴上口罩,就可以阻隔細微粉塵,有效減少細菌入侵。同時,用后的紗布方便隨時更換,戴過的口罩也建議每天更換:外出回來后應及時洗臉、漱口、清理鼻腔中的分泌物,及時清潔裸露的肌膚,去掉身上所附帶的污染殘留物。
2、老人、兒童、孕婦、患有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都是空氣污染的易感人群,尤其要注意防范。
3、霧霾天氣時盡量關閉門窗,減少外環境顆粒物進入室內。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減少室內顆粒物的污染。
4、霧霾天盡量避免戶外活動,避免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戶外鍛煉,盡量減少出行。
5、霧霾天氣時要注意休息,清淡飲食,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水,可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的蔬菜、水果和食物,不要吃蔥、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關注·徐醫附院呼吸內科
徐醫附院呼吸內科綜合實力在淮海經濟區處于領先地位,目前有醫護人員71人,其中主任醫師5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7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20人。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常務委員1人,中華醫學會江蘇結核分會委員1名,省呼吸病學專業委員會成員3名,徐州醫學會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1名。
該科下設普通病房、呼吸重癥監護病房、哮喘專病門診、睡眠呼吸障礙和打鼾專病門診、肺功能檢查室、纖支鏡檢查室及睡眠呼吸障礙監測室等部門。在全市率先引進無創機械通氣、支氣管肺泡灌洗、纖支鏡圖像處理系統,擁有Respironics Alice 4多導睡眠呼吸監測系統、德國耶格公司的MS Diffusion肺功能檢查儀、REMstar CPAP呼吸機、美國Respironics Auto-track BiPAP呼吸機、美國NewePort 150E型呼吸機等設備,極大地提高了呼吸系疾病的診治及搶救水平。
該科在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診治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年門診人次5萬余人,床位使用率達120%,年收治患者6000余人,其中外省病人占30%;年搶救危重患者300余例。該科在機械通氣的應用、重癥病人的監護治療、難治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肺癌、間質性肺病的診治等方面,處于徐淮地區領先水平,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近5年來,該科主持及參與6項科研課題,年均參與國家級、省級、市級各級別的學術交流會議10余次,交流論文年均1 0余篇。近年來發表論文近100篇,其中SCI收錄2篇,中華系列雜志20余篇。
特色技術:1、機械通氣的應用,重癥病人的監護治療,2、難治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間質性肺病等疾病的診治3、不明原因發熱的診治,4、彌漫性肺部疾病的診治;5、睡眠呼吸障礙和打鼾的診治。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