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今年3月的一個雨夜23時許,一例因交通意外傷害的患者被緊急送至徐州市中心醫院急救醫學中心。受傷的患者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氣息奄奄。多發傷搶救的綠色通道迅速打開,急救中心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投入救治。
經檢查,患者明確診斷為顱底及顱面骨多發粉碎骨折,伴周圍軟組織腫脹;右側下頜頭骨折、下頜骨骨體骨折,累及下牙槽,雙側顳頜關節脫位;兩肺挫裂傷,尤以兩肺下葉為著;部分腰椎左側橫突骨折,右側恥骨上下支,右側髖臼、股骨上段骨折,右側髖關節脫位……
面對如此危重的傷情,患者生命體征極不平穩,暫時不能手術,而患者又尚無家人趕到,怎么辦?急救中心人員毫不猶豫,決定立刻轉入重癥監護病房。神經外科、骨創傷外科、口腔科的值班醫生一起,將患者緊急送入監護病房,和監護病房值班醫生進行了短暫的交接溝通。
由于患者傷情復雜,醫院醫療總值班迅速來到現場組織會診,協調救治。神經外科、骨科、胸外科的多位資深專家,在接到會診通知的第一時間冒雨趕到搶救室,展開病情討論,制訂了完善的救治方案,并立即進入實施——此時距患者入院剛剛30分鐘。
經過醫護人員三天三夜鍥而不舍的全力搶救,患者生命體征終于平穩,神志逐漸恢復。一周后,陸續接受了相關手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
今年5月的一個凌晨,家住安徽蕭縣的郭老太在睡夢中被劇烈的疼痛驚醒,大汗淋漓。家人趕緊撥打120準備將其送往徐州市中心醫院。接送途中,120工作人員考慮到患者有心臟病可能,將病人的相關資料提前告知了中心醫院急救醫學中心。待患者送至醫院時,急診科、心內科、介入導管室等相關科室的工作人員已經全部到位。
患者狀態不好,送到急救中心門前時臉色灰白,已失去意識,呼吸微弱、心跳瀕臨停止,家人焦急萬分。急救醫學中心的醫護人員開展了迅速而有序的急救: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氣管插管,呼吸器輔助呼吸,應用藥物。患者的心臟恢復跳動后,醫護人員一邊捏著呼吸器為患者通氣,一邊快速將其送往介入導管室。
急診冠狀動脈造影提示:患者右冠狀動脈血管完全堵死。心內科專家找到病變處抽出血栓,同時將狹窄達85%的一處置入支架。患者術后心跳恢復到70次/分,血壓也漸漸趨于正常。此時,距患者送至醫院僅50分鐘。這樣的搶救效果,真正體現了急性心臟病人的救治“時間就是生命”的理念。
手術后第2天,患者便恢復自主呼吸,拔除了氣管插管;術后第4天血壓恢復正常,即拔掉主動脈球囊反搏;術后第5天轉至普通病房;術后10天,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作為危重癥救治綠色通道的第一戰場,徐州市中心醫院急救醫學中心承載著無數患者和家屬救生的期冀。近幾年來,在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該中心的建設日趨完善,2011年成為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作為醫院的一個綜合學科,急救醫學中心的急救工作始終做到一個“急”字、強調一個“準”字、突出一個“情”字、落實一個“好”字,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精湛的搶救技能和國內一流的先進設備服務急危重癥患者。
多病種的綠色通道,在包括多發傷(復合傷)、急性心肌梗死與惡性心律失常、腦中風、食物中毒等突發事故、突發疾病、群體傷的救治上,極大地提高了搶救的及時性、有效性和搶救成功率,贏得了病人的信任和社會的肯定,打造了醫院在淮海經濟區的急診品牌形象,成為區域急危重癥患者的首選。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