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我國正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而在老齡人口中,患有精神問題和心理問題的數量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市東方人民醫院精神一科閭金杰主任稱,對于老年性精神病,千萬不可將它看成洪水猛獸,遇上它既不要精神緊張,也不可置之不理,只要對癥治療,這種疾病是完全可治、可控、可預防的,進行有效治療后同樣可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質量。
病例回放
張老先生今年88歲,春節過后,沒有什么明顯原因,他開始出現夜不能眠,夜間胡語,東拉西扯,經常丟三落四等狀況。有時自己找不到東西就認為被人偷去,為此大罵他人;很容易發脾氣,動輒沖動、打人。他的子女們為此痛苦不堪。后經人介紹來到市東方人民醫院門診治療,經過詳細檢查后,確診為老年性精神病。在東方人民醫院經系統治療后,老先生康復出院。
閭金杰主任認為,老年性精神病是可以治療的,而且越早發現、越早干預,效果越好。“對老年性腦萎縮,早期應用藥物治療,可以延緩腦部衰退,控制病程發展,對哭鬧、生物鐘顛倒、敏感多疑等精神病癥狀,也能對癥治療,控制病情。”閭主任說。
自我心理調節
人到老年之后,退離了工作崗位,原來的生活規律被打亂,再加上子女忙于工作、無暇顧及老人的生活起居,很多老年人容易產生抑郁等不良心理。閭主任說,這時的老年人首先要學會自我調節,不讓一些不良心理情緒占據上風。
1、自我寬慰
認識到衰老是生命發展的必然,老年人在體力和智力方面不及青年人,在思想認識上也可能跟不上時代潮流,這是不容回避的客觀事實。老年人要學會自我寬解和自我安慰,切莫因為衰老而產生自卑、自棄的心理。
2、保持平和心境
老年人千萬不要勉強自己做力不從心的事情,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莫心急氣躁、跟自己過不去。
3、尋找精神寄托
退休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可是突然間改變了幾十年形成的生活習慣,難免會使人有空虛無聊、孤獨落寞之感,因此很容易使老年人產生不良心理情緒。要消除這種情緒,最好的辦法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感興趣的活動作為精神寄托,充實自己的生活,如讀書、園藝、繪畫、
音樂、書法、旅游以及一些社會公益性活動等。此外,還應該抽些時間走出家門多結交朋友,使自己生活在群體的友愛之中。
4、增強自我保健意識老年人應該正視心理變化,抽時間多學一些自我保健的知識,一旦發現自己有不良的心理,應及時進行自我糾正,必要時要積極尋求醫生幫助。
家人也應多關心,老人生活起居
閭主任提醒,為減少老年人的精神疾病發生,除了老人自身調節外,也離不開家人的關心,日常應多注意老人的生活起居及心理健康。
閭主任建議:
1、不要讓老年人常時間待在家里,多鼓勵老年人根據個人興趣愛好適當參加活動,保持大腦活躍,防止腦萎縮。
2、注意老年人飲食健康,多吃富含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的食物,少吃含鋁的食物。
3、避免對老年人的精神刺激,保持他們心情舒暢,樂觀豁達,不要有情緒波動,尤其不要憂慮過度。
4、鼓勵老人多看報、多和人交流、多看電視、多思考。
5、注意讓老人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
專家介紹:閭金杰,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心理專家,精神一科主任。徐州醫學院畢業,從事精神科工作二十年,先后兩次在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進修學習,對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神經癥等各類精神障礙的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完成兩項市級課題,獲市新技術引進獎三等獎,局、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各一項。
專家門診:周一、周四全天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