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五年前,淮海經濟區幾乎所有的醫院都無法獨立開展房顫射頻消融技術手術,只能從北京、上海邀請“外援”。而徐州中心醫院心臟診療中心主任韓冰,開啟了淮海經濟區心臟電生理領域新的發展歷程。
直到現在,當年韓冰率先獨立開展的房顫及復雜性心律失常射頻消融、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等高新技術,仍是我國心臟電生理領域最具代表性、最前沿的熱點,目前江蘇全省僅省人民醫院和徐州市中心醫院兩家醫院能夠獨立開展。
盡管至今韓冰已獨立開展或指導開展了各類射頻消融術逾5000例,但每一次上手術臺前,他仍會反復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認真制定好詳細的手術策略。手術臺,就是他的戰場。沒有十足的把握,他不會踏上戰場;戰爭打得再久,他也會堅持到勝利。
2010年7月,76歲的劉老太前來就診,最近10年她一直有胸悶、氣短、心慌的癥狀,被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后來,癥狀愈發嚴重,平地行走數十米即會感到心慌、氣喘。
心電圖檢查顯示:劉老太患有房顫。劉老太希望接受“房顫射頻消融治療”。這對韓冰來說,并非難事。
但韓冰認為,劉老太的二尖瓣狹窄已達到中重度,單純實施房顫射頻消融手術而不解決二尖瓣狹窄問題,患者的心功能仍不能徹底改善。為了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經科室討論決定,由心內科兩個治療專業組為劉老太同期實施房顫射頻消融+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手術。
這無疑是對自我的一種挑戰。這種復雜的聯合手術,至今國內仍僅有少數大醫院能夠開展。他們,能夠順利實施嗎?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7月13日,韓冰所在的心內科心律失常治療專業組首先對劉老太實施了房顫消融手術,歷時兩個小時,順利完成。此時,劉老太的心律已恢復正常。緊接著,先天性心臟病及瓣膜病專業組的兩位醫生通過前面手術保留的一根房間隔穿刺鞘管向患者心臟內送入二尖瓣球囊擴張導管,歷時一個小時,使患者的二尖瓣被充分擴張。
三個小時后,劉老太安然返回病房,心率正常,胸悶、氣短、心慌癥狀完全消失。
“現在回想,我那時真是走了一回鬼門關啊!”現今已經82歲的劉老太在電話中感慨道:“當時很多醫生都認為我年紀太大,手術風險大,不敢給我做手術。我常跟女兒說,將來要記得感謝韓主任,要不是他,我恐怕活不到現在啊!”
韓冰從不懼怕任何挑戰。由于心內科醫生在進行疾病診斷時往往只能根據心電圖作出判斷,而無法根據其他影像檢查獲得更詳細的資料,因此,只有在走上手術臺之后,醫生才能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掌握。韓冰愿意接受疑難雜癥的挑戰,并在每一次“戰斗“中全力以赴。
2012年夏天,一位嚴重室性心律失?;颊咴诟赣H陪伴下找到韓冰。一見面,60多歲的老父親“撲通”一聲跪在韓冰面前:”“韓主任,我兒子一天要發生10次心臟驟停,藥物已經完全沒用了。沒有醫生敢給他做手術,你要是不幫我們,我兒子就沒救了啊!”韓冰忙扶起老人:“大爺,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手術持續了3個多小時?;颊咴谑中g臺上多次發生室速室顫,病情數次告急,韓冰和他的團隊幾乎是一邊搶救患者一邊開展射頻消融手術,光電擊除顫就進行了8次之多。“只要患者還有生命跡象,絕不要放棄!”他用堅定的口吻給隊員們打氣。手術進行到一半時,患者又一次昏迷,搶救醒來后,他用微弱的聲音說:“韓主任,如果我走不下手術臺了,請你幫我告訴父親……”
“不要放棄!手術進展很好,我們會治好你的!”韓冰額上的汗水大顆大顆滴落,他的語氣堅定而自信。
手術最終成功了。
“那種為了生命的尊嚴全力以赴的感覺,非常美好。”他微笑著說。
專家介紹:韓冰,主任醫師,中國生物技術協會心電學分會學術委員。現任徐州市中心醫院心臟病診療中心副主任1991年畢業于南京鐵道醫學院醫療系,1994年至1997年在同濟醫科大學攻讀研究生,獲醫學碩士學位,2005年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攻讀碩士及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均為心臟電生理及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2008年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做博士后工作,從1995年至今共獨立或指導他人完成各種心律失常射頻消融及起搏治療手術2500例以上。
擅長技術:房顫及室性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臨床治療。
坐診時間:周一上午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