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信息:腰椎間盤突出癥年輕化趨勢明顯。市中心醫院骨脊柱外科主任馬超介紹說,臨床統計顯示,35歲以下的年輕患者幾乎占到一半,其中大多數患者為從事伏案工作的白領人群,如媒體從業人員、辦公室文員、打字員及IT人員等,患病的主要原因是久坐少動。
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相對麻煩一些。有的患者在發病初期時,并不重視,有時用按摩或推拿等方式讓疼痛緩解后,認為不疼就沒事了。有的患者在疼痛比較厲害時,擔心手術治療周期長、創傷大而不肯接受手術。
在市中心醫院骨脊柱外科,專家們利用新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讓手術變得更“溫和”,讓創傷更小,受到患者歡迎。
接受手術當天患者就能下地
近日,市中心醫院骨脊柱外科接診了一位年僅21歲患腰椎間盤突出癥(脫出型)的小伙。骨脊柱外科主任馬超利用最先進的德國脊柱內窺鏡影像系統為該患者成功實施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手術——經皮椎間孔鏡下脫出髓核摘除神經根松解術。
整個手術過程局麻下操作,在內窺鏡直視下精確摘除椎間盤的突出游離髓核組織,解除神經根的壓迫,即刻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并保存了沒有突出的椎間盤部分,同時完整保留脊柱的骨性穩定結構。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患者在手術后當天即可下地行走,治療效果讓患者非常滿意。
治療“腰突”最微創最溫和的手術
該手術由市中心醫院骨脊柱外科馬超主任和李杰醫師聯合完成。
馬超說,與傳統手術相比較,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神經根松解術被稱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最微創、最溫和的治療手段”,該技術不僅為廣大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帶來福音,也標志著市中心醫院骨科的脊柱微創專業邁入全新的高端技術領域。“該項技術能夠治療各型腰椎間盤突出癥,從腰椎間盤包容型突出到巨大髓核脫出游離于椎管內以及大部分(椎管矢狀徑大于11mm)腰椎管狹窄癥均可行椎間孔鏡手術。”
■提醒
久坐出現腰腿部疼痛盡早就診
馬超說,人在坐姿時對椎間盤的壓力是站姿時的兩倍,坐姿不正確,如弓腰駝背則對椎間盤的壓力更大。在長時間過度負重或不正確的外力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出現麻木、放射狀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他提示說,為防止腰椎病來襲,久坐族一定要注意坐姿,盡量坐1個多小時后即站起來活動幾分鐘。出現腰腿部癥狀要及早警惕,并到大醫院進行診斷治療,以免耽擱病情,造成嚴重的后果。
■專家名片
馬超 市中心醫院骨病診療中心主任、骨脊柱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醫療組長、碩士生導師。畢業于徐州醫學院醫療系,中國中西醫結合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矯形》雜志編委、江蘇省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學科委員、江蘇省康復脊髓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康復醫學會《修復與重建》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市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上頸椎的不穩定手術治療、脊柱側彎的矯正,各種脊柱微創手術、腰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疾患、脊柱的外傷骨折,脊柱韌帶骨化癥、椎管內腫瘤,采用微創及鏡下手術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癥、頸、胸、腰椎外傷骨折、韌帶骨化癥的治療。率先開展上頸椎、椎弓根內固定術、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以及人工椎體置換術、椎體成形術。多次參加全國、國際學術會議,掌握骨科最新進展及發展動態及國際先進手術技巧。
門診時間:周一全天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