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東方人民醫院/心理頻道:清嗓子、皺鼻、眨眼、做鬼臉,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持續數月重復上述小動作,可要當心,因為您的孩子很有可能患了多發性抽動癥。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兒少科主治醫師周勤說,患這種病的孩子通常出現數月難自控刻板行為,不僅容易被誤診,且治療關鍵需家長的積極配合參與,任何的責罵、體罰都有可能使孩子因自卑而產生心理暗示,導致病情加重。
記者從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兒少心理門診處了解到,多名孩子持續數周至數月出現反復清嗓子動作,家長都以為是咳嗽而就診,其中多數孩子輾轉幾家醫院就診多次,都被當成“慢性咽炎”或“支氣管炎”進行抗感染治療,結果病情加重,清嗓子變得難以自控。兒科醫生在經過詳細問診、體格及實驗室輔助檢查后,借助心理科醫生的幫助,最后確診這些病例為“多發性抽動癥”。
周勤介紹說,多發性抽動癥是一種好發于兒童階段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其臨床癥狀表現為不自主發聲、皺鼻、眨眼、下頜抽動、做鬼臉等,有些孩子因為抽動癥狀難以克制甚至被誤診為癲癇。這種疾病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表現,即刻板行為難以控制。抽動癥的病因可能是軀體疾病、心理障礙、遺傳及環境等綜合因素所導致,軀體疾病例如慢性咽炎引起的咽部不適、鼻炎引起鼻癢、沙眼引起眼不適感。這些疾病如長期不愈可成為抽動癥的誘因。因此,家長們對孩子反復出現的小動作要多加留意,發現后及時就診,莫因病小而不為。
周勤表示,多發性抽動癥需綜合性治療,包括藥物、行為療法、暗示療法、腦電生物反饋等。此外,還需在心理醫生指導下制定因人而異的治療方案,并且應按醫囑定期復診,調整治療方案,才能取得最佳療效。另外,抽動癥的治療關鍵是家長的積極參與和配合。營造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多鼓勵多贊揚,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這些對疾病好轉非常關鍵。
家長可采取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如引導孩子參與其感興趣的游戲,也是一種易于為孩子接受的治療方式。如果孩子刻板行為減少,家長可予以精神獎勵或物質獎勵,如獎勵玩具或帶孩子去公園游玩。家長切不可責罵、體罰孩子,因為這樣的方式有可能使孩子因自卑而產生心理暗示,進一步導致病情加重。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