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白:有許多成熟女性的陰部護理其實是存在誤區的,但是這樣的問題又很難啟齒相問,也有很多女性希望盡量避免去看婦科醫生,不愿意為一點小毛病而無事生非。其實任何女性在二十五歲之后都應該做定期的婦科檢查,但是這樣的檢查恰恰是很多女性所忌諱的。多了解正確的陰部護理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誤區一:衛生巾和衛生護墊常備無害
病例:白女士是衛生護墊的擁護者,最近在超市購買了促銷的大包裝衛生巾和衛生護墊,用到最后發現皮膚發紅,瘙癢。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得了陰道真菌感染,醫生判斷是用了過期的衛生巾所制。
專家意見:衛生巾同樣有保質期,任何儲存過久的衛生巾和衛生護墊都不衛生,因為它們可能隨儲存環境的不良而變質。尤其如果儲存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里,即使有外包裝,細菌還是能夠趁虛而入。
用了過期變質的衛生巾是肯定要被感染的。衛生護墊是不宜經常使用的,因為即使它們的宣傳詞是透氣干爽,仍不可能達到真正透氣的作用,用久了不但會產生異味,還很容易破壞私處的弱酸環境。
自我護理處方:改變每天用衛生護墊的習慣,并勤換內褲,洗后的內褲最好不要陰干,如果沒有條件,洗后的內褲用開水燙過再用電吹風熱檔吹三四分鐘即可。不要購買便宜的雜牌衛生巾,要選用正規廠家的正規產品,而且即用即買比較好,買太多是會過期的,如果沒用完,請把衛生巾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因為只有這樣儲存才能阻止霉菌滋生。
誤區二:清洗一定要用清洗液
病例:李女士是一個十分重視個人生活質量的人,對私處的護理更是十分仔細,只要一聽說有好的陰部護理洗液就買來用。但是沒想到卻出現了陰部瘙癢,她在十分納悶的情況下去醫院求疹。醫生開出的藥方竟然是:什么都別用,只用清水清洗陰部。她回去照做,半月后痊愈。
專家意見:其實李女士的陰部瘙癢純粹是洗出來的“富貴病”,這是十分常見的錯誤。亂用清洗液和每天都用清洗液對陰部沖洗的程度越高,得細菌性陰道炎的風險就越高。
正常情況下,健康女性的陰道內生存著以乳酸桿菌為主的正常菌種,它們占90%左右,主要是起著保護陰道的作用,它們像衛士一樣將陰道的PH值維持在弱酸環境下防止有害菌的滋長。但是如果無事生非的每天用各種清洗液沖洗陰道,會殺死維持正常酸性環境的有益菌,這樣反而助長了有害菌的滋生,很容易患細菌性陰道炎。
自我護理處方:出于安全起見,一般醫生都會提醒只用清水清洗私處;其實醫生也都知道清水只能去污,不殺菌,使用清水也是無奈的選擇。在身體免疫力下降的時候,有害菌會隨時趁虛而入。建議大家根據自身情況在婦科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清洗液,最好不要每天使用,兩周一次或在每月生理期身體免疫力低下時使用是最佳方法。切忌不停更換各種牌子的藥液。
頁次:[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