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的治療:
決定最佳的治療方式前必須考慮很多因素,包括腫瘤大小,病患年齡及整體健康狀況等等。子宮頸癌治療的方式包括外科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三種方法。
第零期(原位癌):第零期子宮頸癌的處置方案爭議性很大,一般大部份認為若錐形切片的邊緣有殘留病灶者必須再實施子宮頸錐形切除手術。但病人如不再考慮生小孩,大部份醫生會建議采全子宮切除手術。
第一期:單純性子宮切除或子宮頸錐形切片方式。
第二期:IIA一般采取子宮切除手術加上骨盆腔淋巴腺的摘除術,IIB則一般大部份采取放射線治療。
第三,四期以后(包括復發):晚期子宮頸癌的標準治療法,同2B治療方法,直接給予體外放射線照射與近接方式的高劑量放射線治療。但化學治療可以暫時控制病情的發展,延長病人的存活期和減少病人的痛苦。
現今有相當多的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方式正進行臨床研究,這包括: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同步實施,放射線治療之前實施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后追加化學治療,然而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那一種治療方案有最好的療效,所有研究的初步結果仍待進一步的臨床證實。
副作用:
在開完子宮根除手術后,通常要住院一~二個禮拜。在動完手術后幾天,會有排尿困難、腸子蠕動不正常,下腹部痛,在一~二個月內通常會恢復正常。婦女如切除掉子宮,月經就不會再來。若沒有切除卵巢,則因為卵巢仍會產生荷爾蒙,就不會經歷停經期的生理變化。但若卵巢被切除或因治療而機能受損的話,就會產生停經期的生理變化,性能力和性欲和并不會因子宮的切除而有所變化,只是因為沒辦法再懷孕,可能會有很強烈的失落感。
總結:
臨床上的觀察指出,子宮頸癌除了局部的侵犯與擴散之外,子宮頸癌也容易經由淋巴系統的循流而產生鄰近淋巴腺及遠程的轉移。一般來說有骨盆腔內或主動脈旁側淋巴腺轉移的病人的預后,一般來說都比較差。
根據臨床分期為依據,臨床上一般子宮頸癌的五年存活率如下:
零期:一般來說接近100%
第一期:85-90%
第IIA期:80%
第IIB期:60-70%
第IIIA期:45%
第IIIB期:30-36%
第IV期:10-14%
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主要來自人類乳突狀病毒的感染,這是性交感染所引起。另一個高危險因子是吸煙,因此減少性伴侶及戒煙,是減少罹患子宮頸癌的步驟。子宮頸癌接受治療后,定期的追蹤檢查是很重要的。醫師必須確認不正常的癌組織已經完全清除掉,定期的追蹤檢查包括有骨盆腔檢查、抹片檢查和其它一些實驗室的偵測法。
子宮頸癌的罹患率是一個國家醫療水準和預防保健品質的指針。十萬人口中子宮頸癌的罹患率,以色列是3人,美國白人為6.8人,紐西蘭7.6人,日本10人,臺灣和香港約23人,哥倫比亞48.2人,巴西83.2人,希望藉由大家共同的努力,可以減少子宮頸癌的罹患率??傊?,子宮頸癌是可以預防和早期治療的癌癥。而且檢查并不困難,謹在此呼吁一年一次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掌握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