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口腔醫院/口腔頻道:人們常說“愛笑的女生,運氣不會太差。”其實何止是女生,但凡笑瞇瞇的人大都會讓別人心生好感。若是親切的笑容再配上一口健康的牙齒,那就更讓人賞心悅目啦!現在,越來越到人意識到“洗牙”對牙齒健康的重要,但是坊間對“洗牙”有著諸多傳聞,如洗牙會讓牙縫變大,洗牙會讓牙齒敏感、洗牙會傷害牙釉質……這究竟是真還是假?洗牙真的會帶來這么多的后續問題?本期,我們邀請了徐州市口腔醫院牙周黏膜病科副主任醫師孫鵬為我解開“洗牙之惑”。
傳聞一:洗牙能讓牙齒變白,可以定期洗牙!
正解:洗牙和牙齒美白不是一回事,洗牙的主要作用是清潔,能夠清除牙齒表面的牙漬、牙垢、牙結石,清潔牙齒,預防和治療牙周病,通過洗牙可以去除牙齒表面一些外源性的表面色素(如茶漬、煙漬)以及日積月累的牙石等,但對內源性色素(如四環素牙、氟斑牙等情況)無能為力,如果想要牙齒變白可以選擇專業的牙齒美白方法。
但是定期洗牙還是很有必要的!在有牙結石的情況下,牙齦很容易出現炎癥并出現退縮,已經退縮的牙齦是長不回來的。因此,也更要注重牙齒的保健和牙病的預防,洗牙正是預防牙齦退縮的重要措施。健康人群應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這是保護口腔健康的重要環節。尤其有些人非常容易沉積牙結石,那更要定期檢查并洗牙。
傳聞二:每天早晚堅持刷牙,而且刷的很認真,就不需要洗牙了!
正解:日常的刷牙是代替不了洗牙的。刷牙后短時間就會有新的牙菌斑在牙面形成,加之即使認真刷牙也會有一些地方刷不到,而牙菌斑是牙周炎癥的罪魁禍首,時間長了牙菌斑就會礦化形成牙石,無法用牙刷除去,所以每天早晚堅持刷牙和定期洗牙都是很有必要的。
刷牙再認真也沒辦法徹底把牙齒上每個死角刷干凈的,雖然看起來干凈了很多,但是還會有一些牙菌斑和牙垢堆積,就容易出現牙結石,會影響口腔的健康,而洗牙是可以去除牙齦上的牙結石、牙菌斑,并拋光牙面,這樣可以延遲牙菌斑和牙結石的沉積。
傳聞三:洗牙會讓牙縫變大!
正解:洗牙本身并不會造成牙縫變大。有人感覺洗牙后牙縫比以前大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平時口腔內牙石較多,腫脹的牙齦和牙石把牙縫充滿,治療前感覺不到有牙縫,而去除牙石后,牙齦腫脹消退,原本被占據的空間露出來了,給人造成牙縫增大的錯覺,但絕不是因為洗牙造成的牙縫變大。除正確刷牙外,應輔助使用牙線和牙間隙刷以保持牙縫的清潔。
傳聞四:洗牙之后,牙齒會變得非常敏感,比如當吸氣的時候,會感覺牙齒酸酸的!
正解:部分患者在洗牙后會出現短暫的牙齒敏感。主要是由于在洗牙前,牙石就像一層厚厚的棉襖,包裹在牙齒的外層。通過洗牙,失去了牙結石的“假性保護”,牙齒突然完全暴露于久違的外界環境內,會產生種種異樣的感覺。因此,洗牙后在短期內應避免接觸過冷、過熱食物,使牙齒有個適應過程,也可以選擇使用脫敏類牙膏緩解,通常敏感癥狀一到兩周會逐漸消失,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不必緊張。
有人認為洗牙會讓牙齒松動,這也是因為失去牙結石支撐后出現的狀況。有些人本身患有較重的牙周疾病,牙槽骨形態發生改變,牙齒已經松動,但由于牙石的“夾板效應”而得到暫時的“支撐”,平時感覺不到。牙石被“洗掉”后,牙齒變得“孤立”,于是又重新出現了松動。實際上,洗牙正是把導致牙齒松動的因素卻掉,洗牙后對松動的牙齒應該采取進一步的牙周治療,讓牙齒真正的堅固起來。
特別提醒:洗牙要接觸唾液和血液,一定要有很完善的消毒措施,才能避免交叉感染。洗牙是一種專業性很強技術工作,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找經過嚴格培訓的醫務人員來為您洗牙。洗牙跟人洗澡道理差不多,牙結石一段時間后還會沉積,所以定期洗牙,才能保持口腔健康。部分體質敏感者洗牙后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冷熱不適感,多會自然好轉。備孕的女性懷孕前接受徹底的洗牙,可明顯降低妊娠期牙齦炎的發生率。
徐州導醫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