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女教師于娟于2011年4月19日罹患乳腺癌辭世。3年過去了,她留下的生命日記《為啥是我得癌癥?》卻依然保持著超高的點擊率,值得每個人深思。
“為什么是我得癌癥?”從2011年1月25日至2月6日,在乳癌晚期的最后時光,于娟一連寫了數篇博客探求這個問題。“熬夜、晚睡沒好處”,“瞎吃八吃的飲食習慣”,“甲醛家具埋下的種子”……在她看來,這些文字比她的博士論文更有價值,因為這是一個癌癥當事者的痛定思痛,能讓周圍活著的人更好地活下去。
乳腺癌是婦女的常見惡性腫瘤。在我國的發病以每年3%至4%的速度遞增,其死亡率排在女性癌癥首位,被稱為城市女性“第一殺手”。
不幸的是,多數乳腺癌患者發現疼痛時就診,已是中晚期。“定期進行乳腺腫瘤篩查,才能做到準確防范。”市腫瘤醫院乳腺科主任鐘青提醒,濫用化妝品和保健品,女性易患上乳腺癌。35歲以上女性每年應定期檢查。
2005年,徐州市腫瘤醫院成為“全國百萬婦女乳腺病普查工程”徐州地區唯一定點單位。鐘青被任命為徐州地區“普查工程”的首席專家和總檢查師。2006年,乳腺科成立了由數百名乳癌患者組成的“乳康俱樂部”,如同一個“家”,家中的500多個患者親如姐妹,以親身經歷喚醒其他女性對自身健康的關注。
2014年4月15日起,“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正式啟動,免費為5萬居民篩查肺癌、乳腺癌、上消化道腫瘤、肝癌、結直腸癌5種高發癌癥。徐州市腫瘤醫院,被市衛生局確定為該項目唯一的人群臨床篩查定點醫院。至此,關愛女性的生命之泉——乳腺健康再次被提上日程。
你所不知道的乳腺癌防治誤區
誤區一:乳腺癌一般都有腫塊,腫塊不痛就沒事
許多女性認為,只有乳房中出現腫塊才是乳腺癌侵襲的唯一“證據”。其實這是一大誤區。鐘青主任介紹,以該院門診為例,沒摸到腫塊,卻被診斷為乳腺癌的患者越來越多,“這個比例已經接近20%”。“實際上,約有10%的乳腺癌確診患者乳房都不會出現腫塊、疼痛、或是其它的異常癥狀。”鐘青主任說,而在檢測到的腫塊中,80%至85%都是良性的,它們通常都是囊腫或是非癌腫瘤,這稱為纖維腺瘤。像乳腺腫瘤這樣的體表腫瘤,只要有良好的健康教育理念,有經常自查或定期體檢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到早期發現。
誤區二:男性不會患乳腺癌
鐘主任指出,男性也有乳腺組織,所以同樣有可能得乳腺癌。男性乳房沒有小葉及腺泡的發育,因此乳房比女性小得多。但是,正因為男性的乳腺組織較薄弱,一旦發生乳腺腫瘤,很容易向四周擴散,無需太長時間,腫瘤細胞就能擴散到乳房的皮膚和肌肉組織,因此,男性乳腺癌患者往往在初次就診時就已是疾病晚期。
誤區三:自行土方治療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經濟條件有限的農村婦女患者身上,臨床上也不少見。”鐘主任介紹說,他們會聽信所謂的偏方、土方,采用外敷等方法進行治療,但收效甚微,容易貽誤病情,并引起其他并發癥。建議到正規醫院采取系統治療。
誤區四:到了晚期放棄治療
“當患者腫瘤偏大,或身邊出現過乳腺癌死亡的案例時,很容易對治療喪失信心。實際上,乳腺癌的治療效果與癌癥分期、癌癥的惡性程度及癌細胞對治療的反應有關。”鐘主任說,癌癥分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有些人分期雖然偏晚,但腫瘤的惡性程度不高且對藥物治療特別敏感,則治愈的希望也是比較大的。
乳腺癌的危、防、查、治
危:乳腺癌高危人群
鐘主任特別提醒,月經初潮過早,以52歲為界,未生育或生育過晚(>35歲)的女性,親屬中有乳腺癌病史者是乳腺癌高危人群。此外,雌激素水平過高,如長期服用含雌激素類藥物等,高脂、高熱量飲食引起肥胖者,絕經后體重明顯增加的女性,也要予以注意。
防:如何預防乳腺癌?
1、杜絕使用短期有奇效的護膚品
有些化妝品短期內迅速美容、嫩白肌膚,其實含有激素或其他不安全的成分,久而久之皮膚反而變差,停用后會有嚴重反應,還有誘發乳腺癌的危險。
2、不隨便服用保健品
很多女性保健品,尤其是有延緩衰老、美容皮膚作用的保健品含有雌激素,容易誘發乳腺增生,所以不要濫用保健品,全面預防乳腺癌。
3、雪蛤不宜多吃
經常服用雪蛤,易引起雌激素水平增高,容易誘發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
4、不吃反季節水果
如今反季節蔬果到處可見,行內人一語道破玄機:這大都是用了催熟劑或激素類化學藥劑種植的。這類水果蔬菜長期使用易誘發乳腺癌。
鐘主任特意強調,在飲食方面,要多食富含動物蛋白質以及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瘦肉、谷類、豆制品等,避免肓目節食減肥。
“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極為重要,應避免束胸及乳罩過小過緊,避免濫用雌激素類藥物,避免外力碰撞和擠壓乳房。”鐘青說。
查:35歲以上女性應每年定期檢查乳腺
鐘主任表示,女性應該將自我檢查與醫學檢查相結合。在自檢過程中,除了關注乳房內是否有腫塊之外,也要注意其他乳房特征的變化。一旦出現非哺乳期乳頭有溢液;腋窩淋巴結腫大和上肢水腫;乳腺外形改變,甚至出現水腫、變色等情況應該及時去專業的醫院就診。
據介紹,B超檢查和乳房鉬靶X線攝影是現在主流的兩種檢查“利器”。B超檢查是更適宜于年輕女性乳腺癌早期篩查的利器。她建議,大于35歲的婦女可以每年定期進行一次乳房鉬鈀檢查。高危人群可以半年進行一次相關檢查。
治:早期治愈率高
鐘主任介紹:在不斷提高乳腺癌早期癌、微小癌檢出率的同時,科室還始終重視乳腺腫瘤的規范化與綜合化治療,嚴格遵循國際國內有關乳腺腫瘤的診療規范、指南,為患者制訂科學、合理的綜合治療方案。
鐘主任舉例說:“比如對乳腺癌晚期患者來說,急于手術并不是最佳的方案。如果瘤體過大,盲目手術切除不僅會造成較大的創傷,更可怕的是易造成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此時,綜合治療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制訂治療方案時,他們都會根據患者的腫瘤分期、瘤體大小、身體條件等具體因素,合理選擇、運用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心理治療及內分泌治療等多種手段,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的生存期限和生活質量。
徐州市腫瘤醫院乳腺科專家簡介
江蘇省乳房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市政協常務委員,鼓樓區政協副主席,市首批健康教育專家,國家百萬婦女乳腺普查工程徐州地區首席專家。對乳腺癌的綜合治療有豐富經驗,擅長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及癌前病變的監測,并有嫻熟的手術技巧;對乳房整形術及乳腺癌術后乳房再造有著豐富的手術經驗;對乳腺疾病的心理治療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在我市率先開展了較多乳腺專業的新技術,開展了乳房根治同期乳房再造、乳腺保乳根治術、乳房疾病微創旋切術等,填補了多項省、市科技空白。曾獲省市科技成果二、三等獎等多次,獲江蘇省“五一”巾幗標兵稱號。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三上午
徐州市腫瘤醫院診療組長,1993年畢業于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1995年從事于腫瘤外科專業,曾赴天津腫瘤醫院進修,參加由衛生部舉辦的全國腫瘤醫師乳腺專業學習班學習。師從曾任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方志沂教授,系統學習并擅長乳腺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對乳腺癌心理及乳房再造有一定造詣。
專家門診時間:周五全天
徐州市腫瘤醫院診療組長,從事乳腺疾病綜合治療十余年,師從我國著名乳腺癌專家沈坤煒教授,緊跟國際治療理念,完成我市第一例乳管鏡檢查。專長:1、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及綜合治療;2、 微小、隱若性乳腺癌的診斷、定位及治療;3、 乳管鏡檢查及Mammotome微創旋切治療;4、 乳房整形及乳腺癌術后的同期及二期再造。
專家門診時間:周二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