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天使風采:“救死扶傷,治病救人”乃醫生之天職。邵麗從醫21年來,一直以“心無旁騖、如履薄冰”的態度真心對待每位患者,全心全意為患者的生命保駕護航,在神經內科醫師崗位上兢兢業業、默默奉獻,贏得了眾多患者及家屬的信任與贊譽。
“苦讀數載,終圓醫疾夢”。2002年,邵麗從東南大學臨床醫學系本科畢業,進入醫院工作。2007年,獲得徐州醫科大學神經病學碩士,2021年獲得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在從事神經內科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20余年間,積極參加國家級、省級神經內科專業學術會議。
2012年邵麗挺著孕肚赴上海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進修學習。2018年8月作為當年徐州地區唯一一個通過江蘇省衛生國際交流支撐計劃醫生,身懷六甲的她努力說服家人,為這份來之不易的出國交流學習機會拼盡全力,最終在家人的“切切至囑”中毅然踏上了遠赴日本國立精神•神經研究中心醫院、杏林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卒中中心訪學的征程。訪學期間,有一次進入醫院導管室的實踐機會,當地醫生考慮邵麗正值孕中,建議她不要進去,以免被輻射,邵麗遲疑、掙扎了片刻,她用雙手輕輕撫摸著隆起的孕肚,她很快做出了決定:“機會難得,國門都出了,哪能止步于此”,于是她做好防護,和老師共同走進她心向往之的地方。
邵麗的兩次孕期都在求學的路上,其中一次甚至走出了國門。眾所周知,高齡女性懷孕實屬不易且孕中風險諸多,換做普通女性,定會以腹中胎兒為重,是什么促使邵麗兩度“以身犯險、探求真知”呢?邵麗說這些堅持離不開作為教師父親的言傳身教和諄諄教導。父親一直是邵麗成長的偶像和精神導師,他愛書如命,邵麗幼時便深知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邵麗一路成長取得的成就和堅持終身學習的品質,皆得益于父親的影響和鞭策。“女性的成長不易,需要平衡很多身份,好在有父親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勉勵。父親熱愛讀書、終身學習的精神品質早已融入到我的血液中。”邵麗感嘆道。
回國后,為了用所學的醫學知識更好地救治患者,她在見紅且婦產科醫生多次建議臥床休息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工作;在即將分娩腹痛劇烈的情況下也仍堅守崗位 ,堅持將工作詳細交接給同事,并把同事帶到患者床前進行介紹,直到分娩的那一刻。
“診療科研雙責并重,德藝雙馨躬耕不輟”。白天臨床工作繁忙,回到家中,還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只有深夜才可以安靜學習,鉆研神經內科領域的發展方向,幾乎每天凌晨一點之前,邵麗沒有休息過,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近些年,邵麗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發表論文20余篇,參與編寫專著2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2項;先后獲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1項,淮海科學獎二等獎1項,徐州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徐州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二等獎2項。先后主持江蘇省青年醫學人才課題、江蘇省第五期“333工程”資助項目、江蘇省衛生健康委課題、江蘇省老年健康科研項目、徐州市科技計劃項目、徐州市彭城英才醫學重點人才項目、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發展基金項目、江蘇大學醫學臨床科技發展基金項目共11項,參與課題多項。先后獲江蘇省“科教強衛”青年醫學人才、江蘇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徐州市彭城英才醫學重點人才、徐州市第七期“雙百”拔尖人才稱號。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眩暈/前庭醫學分會委員、江蘇省老年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青年委員、江蘇省預防醫學會腦血管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醫療損害鑒定專家庫成員、徐州市醫學會腦卒中專業委員會認知障礙學組組員、中國中藥學會腦病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眩暈學組委員、《徐州醫科大學學報》、《河北醫科大學學報》、《Aging Communications》審稿專家……這些榮譽正是對邵麗付出的最好肯定。
“辛勞采得山中藥,克奮醫活世上人”。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學習深造,邵麗的醫技醫術得以迅速提升。擅長腦血管病、帕金森病、癲癇、阿爾茨海默病、重癥肌無力、脊髓及周圍神經疾病、頭暈、頭痛等神經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對本專業疑難疾病的診治有著豐富的診療經驗。
神經內科的疾病特點決定了該科醫生工作的千鈞重負。參加工作以來,邵麗秉持著“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的理念,腳踏實地,嚴謹負責,一方面以醫者之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一方面憑岐黃之德藝雙馨譽滿杏林。自擔任神經功能科副主任以來,她積極配合醫院工作,組織好科室的建設,完成醫院分配的各項工作,全面配合院領導及科主任工作,在全科共同努力下,2017年底順利通過江蘇省重點專科評審。同時,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勇擔使命,主動參與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請纓去武漢支援,參加發熱門診值班,多次參加全市核酸檢測。在疫情放開后,在全科室多名醫生生病休息情況下,雖然自己也發熱,依然帶病值班。作為徐州醫科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她積極參加醫科大學教學工作,積極參加教研室教學活動及規培醫師、實習生帶教工作。
“醫者仁心有大愛,杏林春暖競芬芳”。希臘醫學家曾在《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希波克拉底誓言要求直接:“無論至于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幸福。”邵麗從醫數載,一直謹記此言,并將其作為自己的職業準則和道德基準。秉承“公事大于天”的理念,以患者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在休息時段,一旦接到患者電話,即使是深夜,也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有位患者,深夜發病,右側肢體完全癱瘓,120送至就近醫院,考慮發病時間不明確,醫生不考慮溶栓治療。凌晨4時,家屬給邵麗打電話,邵麗建議就近予以尿激酶溶栓,家屬要求溶栓治療后,患者仍然右側肢體無力,立即轉診徐州一院。邵麗凌晨從家中趕到醫院,評估患者病情,考慮可以介入取栓治療,與家屬溝通后,聯合介入與血管外科緊急取栓治療,術后患者右側肢體可以上抬。出院時,患者可以自己上下樓梯,家屬萬分感激!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倍感欣慰的是,邵麗的無私付出贏得了患者及家屬的信任與贊譽,自工作以來無醫療糾紛發生,且多次獲先進個人稱號。
“常修敬畏之心,永修律己之德”。責任在肩上,使命在心中。既然穿上了這件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作為一名黨員醫生,邵麗表示將一如既往地在這個神圣的崗位上,全心全意,努力奉獻,為患者的生命保駕護航,為早日實現“中國夢,醫學夢”而努力奮斗。
邵麗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功能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醫科大學博士
江蘇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
江蘇省“科教強衛”青年醫學人才;
徐州市醫學重點人才;
徐州市第七期“雙百”拔尖人才;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眩暈/前庭醫學分會委員;
江蘇省老年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青年委員;
江蘇省預防醫學會腦血管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中藥學會腦病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眩暈學組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腦卒中專業委員會認知障礙學組組員。
2018年至日本國立神經精神研究中心醫院、杏林大學醫學部腦卒中科訪學。
近年來,發表學術文章20余篇,主持省市級課題10余項,獲江蘇省衛健委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第七期淮海科技創新二等獎,徐州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一二三等獎、徐州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二等獎等。
(記者:秦敬翠)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