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天使風采:在大眾固有認知里,放射科醫生似乎不如臨床醫生重要,他們經常被稱為“拍片子的”。但實際上,放射科醫生可以借助X射線,在身體沒有創傷的情況下,幫助臨床獲得人體組織內部的真相。他們是敏銳的醫療偵察兵。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放射科主任胡春峰就是一名出色的醫療偵察兵。從醫27年來,他用“火眼金睛”為患者健康護航,更帶領團隊奮發進取,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
漫漫行醫路,胡春峰先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中心、臺北榮民總醫院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其間系統學習了影像技術和影像診斷。從事影像診斷工作以來,他不斷積累經驗,注重自身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提升,逐步成長為醫、教、研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近年來,他發表論文30多篇,參編教材3部,主持省廳級課題3項,多次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項。由于業務能力突出,他還擔任著江蘇省醫學會放射分會委員兼心血管學組組長、江蘇省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委員兼消化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醫學影像教育工作組委員等社會職務。
本著讓患者受益的原則,胡春峰及團隊不斷推出新舉措,通過提高工作效率、優化工作流程等,進一步縮短病人排隊時間,提高病人滿意度。據了解,僅胡春峰個人,每年書寫、審核影像報告超10000份,沒有出現醫患糾紛、病人投訴現象。
為人民群眾服務,為百姓健康奉獻,這是刻在胡春峰心底的為醫準則。2011年3月,他響應黨組織的號召,積極參加援藏工作。到達拉薩后,胡春峰出現了嚴重的高原缺氧反應:頭痛、頭暈、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鼻出血,血氧飽和度80%,血壓100/140毫米汞柱,每天都要靠吸氧才能入睡。盡管身體狀態不是很好,胡春峰卻堅持克服困難,早早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在拉薩市人民醫院,胡春峰承擔著放射科管理日常工作,從完善科室制度、加強臨床工作、負責實習帶教,到協調維修設備、加強放射防護,事無巨細,他都一一牽頭參與。為了幫助科室提高業務水平,他組織開展內部業務講座,要求科室每位醫生、技術員每天早上學習半小時,并圍繞業務重點難點進行分享交流。工作之余,他還克服海拔高、路途遠等困難,為生活在偏遠地區的藏族同胞送醫、送藥,以實際行動為當地醫療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為期10個月的援藏工作結束后,胡春峰因工作表現優異,獲得“江蘇省優秀青年志愿者”榮譽稱號。
作為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胡春峰始終堅持“治病救人”和“教書育人”同步開展。他身為徐州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院副院長兼影像診斷教研室主任,制定與執行各項教研室管理制度,成功將《醫學影像學》申報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他堅持完成臨床帶教、科室講座,從未出現教學事故,目前已經帶教畢業碩士研究生29名,并榮獲2020年度徐州醫科大學“成人高等教育優秀教學管理獎”。
此外,他每年參加或組織江蘇省醫師協會放射年會、江蘇省醫學會放射年會,每年組織徐州市讀片會,徐州市放射年會,牽頭舉辦省級、國家級影像專業繼續教育學習班,為促進影像專業學術交流,加深專業學術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醫學是一個高尚的職業,需要承擔、付出和探索。作為一名資深老影像人,我將立足崗位,再接再厲,不斷進取,帶領團隊上下用仁心仁術護佑百姓健康。”胡春峰如是說。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